发布时间:2024-12-05 13:31:53 来源: sp20241205
年初至今,商业航天领域的投融资保持强劲势头,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IT桔子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年内商业航天领域共发生投融资案件15起,比去年同期多4起,同比增长36.4%。从金额看,15起案件投融资金额共计54.7亿元;其中,有8起投融资金额超过亿元,为企业发展、产业成长提供了充足资金支持。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航天技术辐射面广、产业带动力强、关联产业多、产品附加值高,能有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高精尖技术和行业发展,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业航天领域的项目往往对资金需求巨大、回报周期较长,需要投资方保持足够包容性。现阶段,强劲的投融资势头不仅有助于业内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取得技术突破、扩大生产规模、吸引优秀人才,还有助于商业航天吸引越来越多投资方的关注,为后续“吸金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据悉,商业航天产业主要包括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以及空间站五大领域。从15起投融资案例的具体情况看,今年,资金正集中流向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两个细分领域。15起案例中,有8起所筹资金用于与运载火箭相关的项目,5起所筹资金用于与人造卫星相关的项目,1起兼顾火箭和卫星零部件的研发,还有1起用于载人航天的商业化探索项目。
“商业航天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要从设想转化成现实,就要在商业化应用方面有所作为。我国运载火箭、人造卫星等基础设施薄弱,行业内正集中力量建设基础设施,带动大量资金流向这两个细分领域。”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兰日旭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据科技咨询机构泰伯智库预测,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达到2.8万亿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不少地方也出台了相关计划。比如,8月份,南京印发《南京市培育发展商业航天产业行动计划》。
记者梳理发现,多地在布局商业航天时都强调本地产业和企业与其他地方尤其是周边省市产业、企业的协同合作。
“国内各地现有资源优势不同,而商业航天关联产业众多,强调跨省市的协同合作才能更好调动并利用资源,从而加快推进商业航天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打造高质量商业航天领域生态。”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只有各地因地制宜,才能建设具备当地特色的商业航天产业,以“特色”吸引更多相关方前来投资。
(责编:罗知之、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