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平衡性(专题深思)

发布时间:2024-12-27 14:42:54 来源: sp20241227

  协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蕴含着巨大潜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出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当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框架基本确立,推动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发展协调性、平衡性明显增强。要深刻认识新时代我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就,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更好落到实处。

  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均衡。新时代,从城乡看,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通道更加顺畅高效,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向乡村流动,城乡经济循环更加畅通。从地区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2012年的21.3%和19.6%分别提高到2022年的22.1%和21.4%。东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中部、西部地区之比,分别从2012年的1.69、1.87缩小至2022年的1.50、1.64。中西部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情况总体好于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也呈现好转复苏迹象。

  城乡区域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随着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和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从城乡看,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6%;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制度更为完善,县域公共就业服务更加完备。从地区看,中西部地区产业快速发展,带动本地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速快于东部地区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义务教育生师比基本持平,生均用房面积差距明显缩小;东北地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位居全国前列,中西部地区超过东部地区。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23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66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34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更加均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促进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标准物流体系、电子商务体系建设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中西部地区铁路营业总里程及其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5.98万公里、61.1%提高到2022年的9.82万公里、63.4%;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及其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32万公里、64.4%提高到2022年的358万公里、69.4%。2023年底,中西部地区运输机场数量176个,占全国的68%。从全国看,城乡之间的水电路信等基础设施覆盖面联通度持续提升,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水平进一步提高,行政村通宽带全面实现。

  区域间分工协作格局更趋合理。经济增长动力源地区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19个城市群承载了七成多人口,贡献了八成多国内生产总值,有效辐射带动了周边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转型升级和国家级新区发展态势良好。不同地区的主体功能更加突出,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多年保持在78%左右,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生态功能区保护治理成效逐步显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取得了大量成功经验,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快制度型开放步伐。各地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不少富有特色的县域经济、专业镇、特色镇。此外,“西电东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电和外送电力能力不断提升;“东数西算”工程将东部算力需求和西部能源优势、数据中心建设优势有效结合起来,促进了东西部协同联动。

  同时也要看到,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要根据各地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面向未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消除城乡、区域市场壁垒,完善土地、户籍、转移支付等配套政策,提高城市群承载能力。进一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困难地区提供有效转移支付,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划分政策单元,对重点开发地区、生态脆弱地区、能源资源富集地区等制定差异化政策,分类精准施策,推动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

  (作者为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5日 09 版)

(责编:牛镛、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