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01:55:46 来源: sp20241123
“使用‘表白墙’的校内同学应当自律,无论是现实空间还是在‘表白墙’等网络上的自媒体平台,互相尊重都是同学间交往的重要原则。要对自己的言论考虑后果,不可利用‘表白墙’的匿名性特点,将其作为肆意发泄的平台。”
10月17日,河南工学院微信公众号刊发了一则校党委宣传部的声明,引发了热议。据其说法,一些借用学校名号但未获授权的自媒体账号,运营了“表白墙”之类的平台,却成为广告营销、失实信息甚至网络暴力的温床。
所谓“表白墙”,起初是以大学校友交流互助为初衷,由于匿名特征,颇受欢迎。学生可以避免尴尬,向意中人表达心意;那些生活里不好启齿的烦恼,也可以没有顾忌地抒发与排解,相当于一个“树洞”。
但这样的“表白墙”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比如模糊了公共和隐私的边界。在学校看到心仪对象,偷拍照片在“表白墙”上寻找,很容易侵犯个人隐私;而动辄公开他人的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也都会给他人带来困扰。
不仅如此,更有些人将其变成私设的“道德法庭”,肆意发泄情绪,对他人施加网络暴力。这无疑已让“表白墙”表错了意。
因此,“表白墙”开不开设、如何开设,不仅考验着学校的管理智慧,同时也是一个网络空间治理问题。
为此,学校不妨加强和这些“表白墙”的沟通联系,进行授权管理,约定如隐私保护、身份审核、言论边界等公共规则及责任追究。对于校外的互联网平台来说,在认证校园“表白墙”时也应当把好关,强化授权审核。
实际上,学生使用“表白墙”过程中,也能了解基本法律知识、尊重他人隐私,学会人际相处基本礼仪。如此,校园“表白墙”就不失为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一个渠道;也才能保证“表白墙”不变味,长久地留住这个可以畅快抒发的地方。
(新京报)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