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714/b5320917-9ddd-49ef-8387-7646bc5a2730_zsite.jpg)
7月13日晚,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举行第二届山丹炒拨拉节,近百位厨师用形似盾牌的铸铁鏊子烹制炒拨拉,吸引民众前来品尝。炒拨拉因其烹制的动作而得名,相传源自西汉时霍去病在焉支山与匈奴鏖战的军营,后来这种烹饪方式渐渐被当地百姓学会并加以改良。如今,炒拨拉已成为山丹乃至河西走廊地区历史悠久的代表性美食之一。图为6位厨师用直径3米的大铁鏊制作炒拨拉。(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
记者 九美旦增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714/be29f5f1-6fab-4129-b27d-c654f7093845_zsite.jpg)
7月13日晚,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举行第二届山丹炒拨拉节,近百位厨师用形似盾牌的铸铁鏊子烹制炒拨拉,吸引民众前来品尝。炒拨拉因其烹制的动作而得名,相传源自西汉时霍去病在焉支山与匈奴鏖战的军营,后来这种烹饪方式渐渐被当地百姓学会并加以改良。如今,炒拨拉已成为山丹乃至河西走廊地区历史悠久的代表性美食之一。图为厨师用直径达3.3米的大锅制作炒拨拉。(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
记者 九美旦增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714/9acdb7c3-2b55-427d-a2ad-1f271ea43d53_zsite.jpg)
7月13日晚,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举行第二届山丹炒拨拉节,近百位厨师用形似盾牌的铸铁鏊子烹制炒拨拉,吸引民众前来品尝。炒拨拉因其烹制的动作而得名,相传源自西汉时霍去病在焉支山与匈奴鏖战的军营,后来这种烹饪方式渐渐被当地百姓学会并加以改良。如今,炒拨拉已成为山丹乃至河西走廊地区历史悠久的代表性美食之一。图为6位厨师用直径3米的大铁鏊制作炒拨拉。
中新社
记者 九美旦增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714/42d7a40f-18ef-4c14-8646-73d3d62c709d_zsite.jpg)
7月13日晚,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举行第二届山丹炒拨拉节,近百位厨师用形似盾牌的铸铁鏊子烹制炒拨拉,吸引民众前来品尝。炒拨拉因其烹制的动作而得名,相传源自西汉时霍去病在焉支山与匈奴鏖战的军营,后来这种烹饪方式渐渐被当地百姓学会并加以改良。如今,炒拨拉已成为山丹乃至河西走廊地区历史悠久的代表性美食之一。图为活动现场小朋友品尝炒拨拉。
中新社
记者 九美旦增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714/ae58284c-9262-4ca7-8e8e-cc5452d95f67_zsite.jpg)
7月13日晚,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举行第二届山丹炒拨拉节,近百位厨师用形似盾牌的铸铁鏊子烹制炒拨拉,吸引民众前来品尝。炒拨拉因其烹制的动作而得名,相传源自西汉时霍去病在焉支山与匈奴鏖战的军营,后来这种烹饪方式渐渐被当地百姓学会并加以改良。如今,炒拨拉已成为山丹乃至河西走廊地区历史悠久的代表性美食之一。图为活动现场厨师制作炒拨拉。
中新社
记者 九美旦增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714/0819e1fd-7af1-4e2b-a312-85c761b74862_zsite.jpg)
7月13日晚,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举行第二届山丹炒拨拉节,近百位厨师用形似盾牌的铸铁鏊子烹制炒拨拉,吸引民众前来品尝。炒拨拉因其烹制的动作而得名,相传源自西汉时霍去病在焉支山与匈奴鏖战的军营,后来这种烹饪方式渐渐被当地百姓学会并加以改良。如今,炒拨拉已成为山丹乃至河西走廊地区历史悠久的代表性美食之一。图为6位厨师用直径3米的大铁鏊制作炒拨拉。
中新社
记者 九美旦增 摄
![](//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4/240714/f0d97ecf-8df9-48ea-a70f-708616a37a30_zsite.jpg)
7月13日晚,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举行第二届山丹炒拨拉节,近百位厨师用形似盾牌的铸铁鏊子烹制炒拨拉,吸引民众前来品尝。炒拨拉因其烹制的动作而得名,相传源自西汉时霍去病在焉支山与匈奴鏖战的军营,后来这种烹饪方式渐渐被当地百姓学会并加以改良。如今,炒拨拉已成为山丹乃至河西走廊地区历史悠久的代表性美食之一。图为活动现场表演的沉浸式情景剧《古韵山丹》。
中新社
记者 九美旦增 摄
【编辑:姜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