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3:52:36 来源: sp20241127
现代化进程催生了各类要素高度密集的城市环境,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一些地方出现了“城市病”,城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发生自然灾害、人为事故时,一些城市的安全有序运行受到冲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治理涉及方方面面,首要的是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预案、精准管控、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各类事态,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需要运用科技手段不断提升城市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这对于城市安全发展至关重要。
与传统的城市安全治理相比,建设韧性城市在保障城市安全方面更加积极主动、系统全面,要求城市增强发现和应对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综合减少灾害及其损失,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安全保障。总体来看,韧性安全城市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能维持城市运行的连续性,面对极端情况引发的城市运行中断能够迅速恢复;二是能增强城市运行的适应性,可及时感知环境变化并作出相应调整,做好应对灾害的准备;三是能提升城市运行的未来表现,通过改进和更新以更好应对之后的灾害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当前,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增强城市韧性、确保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已经初步搭建智慧城市数字底座以及运行其上的城市“智慧大脑”智能中枢。但有“智慧”不等于有“韧性”。以数字化智能化增强城市韧性,更好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应围绕维持城市运行的连续性、增强城市运行的适应性、提升城市运行的未来表现3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推进相关工作。
做好应急响应是维持城市连续运行的关键。以数字化智能化增强应急响应能力,可以辅助精准决策,使应急响应更科学。比如,构建可融合历史案例、专家知识、现场信息等跨模态多元信息并进行智能决策的AI模型;构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城市仿真平台,实现应急决策的推演及优化,保障应急措施的有效性。数字化智能化可以助力组织联动,使应急响应更迅速。比如,建立公共治理平台和数据共享机制,确保应急组织纵向联动、横向协同,实现各部门分工协作,形成应急合力。数字化智能化还可以赋能信息安全,使应急响应更有效。比如,运用虚假信息全网感知和智能过滤技术,减少灾情相关虚假信息传播引起的二次伤害,形成有利于救灾应急的信息环境。
以数字化智能化增强场景全面感知、风险辨识预测能力,可以促进城市更好适应环境变化,甚至避免灾害风险发生。环境变化会加剧风险的不确定性。运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实时感知环境变化、作出风险预测,就能及时调整城市运行部署。这需要不断完善从城市地下到地面再到空中的全景全时多模态感知物联网络,全面采集城市运行数据以感知环境变化;还要优化城市数字底座并研发长短周期预测模型,提升短期风险预见与长期风险演化预测的准确性,通过统筹规划协调,帮助城市适应环境变化。要解决好“城市大脑”中“数据集中”与“业务分散”的矛盾,可搭建具有多个安全计算中心的分布式智能体系,“平时”完善安全可信的分布式计算架构、多方计算统筹机制,“战时”即可实现应急响应信息系统的快速构建与动态改进。
化险为夷不是增强城市韧性的终点。增强城市韧性,还要运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总结经验、探索更佳方案,增强城市应对未来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城市运行的未来表现。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提高风险溯源、源头治理能力。如运用可解释的风险预测模型尽早发现风险源头与传导网络,以系统性源头治理降低城市运行风险,减少应急响应带来的资源挤兑。二是改进应急预案。基于灾害防治工作的数据和知识归档,构建反馈学习和知识推理模型,生成或更新面向不同灾害等级的应急预案,运用城市仿真平台验证预案有效性,提升应急准备能力。
当前,尽管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但对建设韧性安全城市而言,相关技术还不完善。例如,深度学习缺乏可解释性、数字孪生领域缺乏技术标准和规范等。此外,在增强数字包容性以帮助弱势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增强数字隐私性以推动数据要素流通共享、增强数字真实性以避免生成有偏差的模型等方面还有短板弱项。我们不能对技术过于乐观,技术永远无法取代“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要以务实的态度面向实践场景,探索拓展以数字化智能化助力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路径方式,不断增强城市的“数字韧性”。
(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4日 09 版)
(责编:白宇、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