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传承花灯技艺 让年味更浓厚

发布时间:2024-11-14 16:48:25 来源: sp20241114

   中新网 乌鲁木齐2月7日电 (史玉江 商凯旋)龙年春节临近,烘托节庆氛围的花灯制作接近尾声。在新疆各地,琳琅满目的花灯烘托出浓厚的喜庆氛围。

王明坤始终保持着当初做灯笼的那份热爱,这一做就是30多年。商凯旋摄

  2月6日,在哈密市酉晟花灯园艺有限公司花灯制作工厂里,负责人王明坤与工人们正忙着扎胚、焊接、裱糊……每一道工序他都要亲自过目,确保万无一失。

  “这个裱糊看着简单,其实里面的‘门道’大着呢……”王明坤将剪裁好的彩色布料一点点粘贴、裱糊在花灯的“骨架”上。记者注意到,穿上彩色“花衣”的铁架,瞬间变得“有神”起来。

  花灯又名彩灯、灯笼,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花灯制作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人工来逐步完成。王明坤告诉记者,每年他都会邀请一位“大神”前来“坐镇”,保障花灯的每一道工艺做到完美。

  “我主要负责裱糊,要做到布面要平整,接头到位,必须干净、整洁、拉展……”说这话就是王明坤口中的“大神”杨雪平。杨雪平今年60岁,做裱糊手艺已经20多年,双手已经布满了老茧,每做完一个花灯都要拿到灯展上对照,“看到游人在自己做的花灯前拍照,感到自豪。”

一个“龙头”的花灯做好后,工人准备拿到院子里安装调试。商凯旋摄

  说话间,一个“龙头”的花灯已做好,工人便拿到院子里安装调试。“每次做好一个花灯才能都会检查通电后的效果,没问题再拆掉,然后去重新组装。”王明坤说。

  祖籍甘肃天水的王明坤,从小就看着父亲做小灯笼。“那时用玉米秆子制作灯笼架,然后里面放一根蜡烛,再用红纸把外面糊上,每当我就会拿着灯笼找小伙伴玩,就数我的最好看。”

  1980年,16岁的王明坤开始学做灯笼,专攻做灯笼的手艺。“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挂灯笼,到我家定做灯笼的人非常多。”

  1982年,王明坤来到新疆巴州和静车务段当美工,单位做灯笼12年,直到1994年,30岁的王明坤继续学习制作灯笼的手艺。经过多年的沉淀,2010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面上从小灯笼到大花灯,种类丰富多彩。“我做的最小花灯高1.2米,宽0.8米,最大的花灯高10米,长20米。”凭借精湛的技艺,如今王明坤公司的订单一年比一年多,制作的花灯也是一年比一年大,在哈密市和新星市颇有名气。

  当问及有什么新年愿望时,王明坤说:“父亲把手艺传给了我,我年龄大了,就想着要把这项手艺继续传承下去,希望龙年找个喜爱花灯技艺的年轻人。”(完)

【编辑:刘阳禾】

Fatal error: Call to undefined function request_var() in D:\eoffice\webroot\general\login\index.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