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边境民警三年援藏两年援疆:一生只做一件事 坚定为祖国守边防

发布时间:2024-11-26 03:01:46 来源: sp20241126

   中新网 南宁8月6日电 题:广西边境民警三年援藏两年援疆:一生只做一件事 坚定为祖国守边防

  作者 蔡铮 林洁琪

  “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是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崇左边境管理支队移民管理警察赵进东踏入武警学院时,写在笔记本扉页的座右铭,这也是他作为一名边防警察的“初心”。

  近日,崇左边境管理支队举行仪式隆重欢迎支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两年的干部赵进东凯旋归建。入警21年,赵进东始终初心如磐,忠诚担当,三年援藏两年援疆,他不断用实际行动挑战人生的精神高度。

赵进东在新疆阿合奇县吐古买提乡边境执行勤务时与护边石合影。受访者供图

  三年援藏,用使命和忠诚戍边卫国

  今年41岁的赵进东出生于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他的三叔赵春明是名老兵,服役期间因作战勇敢,荣立两次三等功。从记事的时候起,赵进东就立志要像三叔一样,成为用青春和生命守护祖国边疆安宁的边防战士。

  2003年7月,赵进东考入武警学院边防管理系。军校毕业后,赵进东被分配到崇左边境管理支队下冻边防派出所工作。他说:“要去就去最艰苦的地方,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那里才最锻炼人,才最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2009年6月,当公安部发布通知要选拔干部到西藏进行为期3年的援藏工作时,赵进东第一时间报名。经过层层推荐,最终如愿成为援藏干部。

  在西藏日喀则边防支队聂拉木边防大队工作3年,赵进东克服高寒缺氧和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寂寞,充分发扬“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老西藏精神,一心扑在工作上。援藏期间,赵进东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成功破获一起大案,荣立三等功1次。

  3年的援藏工作让赵进东品尝了坚守边疆的酸甜苦辣,更让他对肩负的职责使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他下定决心,如果还有支援边疆的机会,一定要再次挑战自己!

赵进东在阿克翁库尔村与柯尔克孜族的儿童在一起合影。受访者供图

  两年援疆,用实际行动再续荣光

  2022年7月,国家移民管理局下发第二批赴新疆挂职锻炼的通知,已担任边境派出所政治教导员的赵进东再次“心动”。妻子夏奕给予他大力支持,她说:“支援边疆一直是你的梦想,你就放心工作,家里由我来照顾!”

  “我想趁着年轻,身体还扛得住,为国家多做些事,以后老了才不后悔!”赵进东说。经过岗前培训后,他被分配到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边境管理支队阿合奇县哈拉布拉克乡喀拉布拉克边境派出所担任政治教导员。驻地哈拉布拉克乡平均海拔3900米,边境线全长168公里,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西线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边境乡之一。

  援疆两年,赵进东带领全所民警顶风冒雪,用双脚走遍了边境辖区的每寸土地、每个界桩。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边境辖区平安建设和基层治理工作中,积极宣传国家民族政策,努力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常年在艰苦恶劣环境中工作,民警的生活单调而枯燥。为此,赵进东像老大哥一样,组织开展篮球、羽毛球等文体活动,不断丰富民警业余生活,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保障民警各类福利及时发放到位。随着一项项暖心惠警的措施落地,赵进东带出了一支团结、有战斗力的队伍。

  2022年12月,喀拉布拉克边境派出所因全年工作成绩突出被阿合奇公安局评为年度先进派出所,赵进东被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23年4月,赵进东因工作中成绩突出被新疆公安厅记个人嘉奖一次。

  两年来,赵进东带领全所民警辅警累计巡逻近3000公里,破获各类案件27起,调解矛盾纠纷40余起,有力维护了边境辖区的和谐稳定。

赵进东在麦尔开其村走访时与柯尔克孜族群众欢聚一堂一起喝奶茶。受访者供图

  坚守边疆是不悔的选择

  因长期高强度工作,赵进东积劳成疾,2023年4月,他在哈拉布拉克乡阿克翁库尔村走访牧民时突感身体无力,从马背上摔下来,紧急送往医院治疗后,被诊断为甲状腺癌早期。

  但赵进东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坚守工作岗位,直到今年2月19日才做了甲状腺切除手术。

  近日,援疆归来后,崇左边境管理支队领导有意将赵进东调到较为轻松的岗位,他果断拒绝并说道:“在基层工作了17年,我和基层派出所有着割舍不断的感情,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就会站好最后一班岗。”

  赵进东说:“从广西到西藏再到新疆,让我对戍边移民管理警察这份职业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在祖国边疆默默奉献一生的移民管理警察有了更深厚的敬意,对祖国边疆有了更为真挚的热爱,戍边卫国是我不悔的选择!”(完)

【编辑:付子豪】

Fatal error: Call to undefined function request_var() in D:\eoffice\webroot\general\login\index.php on line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