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09:34:13 来源: sp20241130
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2月4日,2023首届海南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在海南三亚开幕,来自全球的政府与国际组织,学会协会与研究机构,知名国内外高校校长,以及吉利控股集团、宁德时代等世界500强企业掌门人齐聚三亚学院,讨论高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探索高等教育国际交流、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之路。
全球大咖云集对话教育新可能
此次论坛由吉利人才发展集团主办,主要为促进高等教育国际交流、跨界融合与创新发展,为高等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及领军企业搭建共商、共建、共创、共享的对话平台,擘画未来的教育与产业合作美好愿景。三亚市委书记周红波,教育部原副部长、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卫红,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开幕致辞。
周红波表示,教育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希望论坛能够持之以恒地办下去,不断地提升论坛的质量,打造成为共商全球高等教育发展大计的重要平台,持续为海南、为中国,乃至全球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李卫红表示,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的交汇点,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人才、人力和科技智力支持,事关国家发展水平和素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提升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
李书福认为,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是世界繁荣的源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我们走向成功,寻找更加幸福生活的法宝。大学是社会进步的牵引车,是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地。无论是什么大学,学术研究成果都需要产业化,产业化过程当然需要人才,而企业是学术成果产业化的最佳载体,也是大学生就业的最主要去处。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李书福论坛上,由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归口管理、吉利人才发展集团等单位牵头组织起草的《在线高等教育平台评价通则》团体标准发布。该标准旨在提供针对在线高等教育平台质量的评价参考,促进在线高等教育平台产业的发展。
企业高校同台产教融合是焦点
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经济转型与人才培养匹配度不高,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工作难找,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人才难找,如何破解这个两难局面,高校和企业都在苦苦探索。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认为,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其创新发展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突破壁垒,勇于交叉,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人才支撑,把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聚焦到中国式现代化上,把办学方式、培养能力调整到国家优先发展方向上,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等教育。
剑桥大学沃尔森学院校长简·克拉克认为,孩子们有好奇心,有灵活思维能力,需要不断鼓励,让他们有勇气不断探索。所以高等教育一定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与生俱来的潜力。现在的研究不能只是在盒子中创新,我们要改变世界就要走出小盒子。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来推动创新合作,尤其是国际创新方面促进国际合作,这非常重要。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认为,技术转移不是今天把做好的研究拿去转移,也不是靠中间人来完成的,而是需要有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来完成。所以,产学研的技术转移实际上是人的转移,在学生中发现人才,并有意识培养。
论坛开幕式汇集了包括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原常委、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宁德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在内的国内优秀企业家、实业家,他们坚持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升级。
宁高宁认为,教育改革需要更多人参与,所有的基础都是教育,所有的利国利民的行为基础都是教育。建议逐步分批有条件地探索“学院制”的办学模式,像剑桥本身有几十个学院,每个学院有很高的水平,也有很多人参与,每个学院都是一所好的大学。
曾毓群认为,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最终落脚点,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专业共办、平台共建、资源共享等方式,在校企合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范式,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产业需求侧与教育供给侧要素的全方位融合,科研实践与前沿开发共用、理论教学与企业课程共抓的新局面。
吉利热心公益教育二十六载探索培养适用性人才
李书福认为“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得走进社会”,吉利从造车的第一天开始就办学培养人才,坚持探索产教融合及应用型人才新模式,充分发挥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从市场需求出发,聚焦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吉利教育已经形成了从中高职到研究生的多层次培养体系,为社会累计培养人才18万名,其中三亚学院成为中国成长最快、最具竞争力的综合类民办大学。
教育离开产业,仿佛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吉利教育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成果,也是产教融合最好的实践载体。吉利的产教融合模式确定了“链接优势行业头部企业”以开展“够高够深”产教融合合作,并依托产业学院,成立相关的产业研究院,开展科技前沿技术难题研究和应用型研究。
三亚学院吉利教育通过将学校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更接近产业需求,通过为师生创造“真题真做”机会与平台,探索出解决多层次的“企业人才荒和学生就业难”困境的吉利方案。依托广泛的产业链、教育链优势和平台资源。目前吉利院校已经建成了20多个产业学院,让学校有了提前感知“春江水暖”的能力,更让学生拥有“顺风扯帆”的灵活思维和行为方式。其中,三亚学院紧密依托吉利控股集团产业链、教育链优势和平台资源,与吉利在新能源(甲醇)、三电、汽车制造、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所属企业、科研院所以及京东、传化、阿里巴巴等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启动多层次、全方位合作,积极探索行业前沿急需的人才培养,打造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特色典范。
吉利“千人千面”教育模式让人才实现更高价值
李书福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判断能力和自由探索能力。每个学生对大学有自己的理解,根据自己的梦想和实际情况规划学习计划。站在这样的初衷之上,吉利通过教育实践和持续思考,打破“千人一面”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千人千面”的教育理念,为每位学生提供独特的学习计划和发展方案,为学生成长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系统化、多位联动的培养体系,助力更多人实现更高价值。二十六年来,吉利对高等教育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破解了一些难题,但探索创新永无止境。目前,吉利教育在继续探索更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可能,实现教育与产业、国内与国外“双循环”的打通。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