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皮的小行星》北京首发:人类已发现超3万颗近地小行星

发布时间:2024-12-04 14:55:06 来源: sp20241204

   中新网 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对地球威胁较大的近地小行星有多少?1月11日在北京首发的空间科学科普专著《调皮的小行星》透露,截至2023年6月30日,人类已经发现了32274颗近地小行星,并且以每年超过3000颗近地小行星的发现速度在增加。

  《调皮的小行星》由长期从事小行星防御与利用的航天器轨道优化设计专家、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特聘骨干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空间科学系统工程教研室主任李明涛潜心著述完成。全书包括“小行星的‘前世今生’”“小行星的宝贵馈赠”“小行星与地球生命更替”“追踪危险小行星”“小行星防御”“小行星防御,中国来了”六大篇章以及附录“世界小行星防御大事记”。

1月11日,李明涛研究员在《调皮的小行星》首发式上向媒体展示他潜心著述的科普新书。 中新网 记者 孙自法 摄

  什么是小行星?小行星撞地球概率有多大?如何防御?……这些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小行星话题,在《调皮的小行星》这部科普新书里都有详细明晰且通俗易懂的阐述。关于小行星,新书形象科普称,如果把太阳系的形成比喻为建造一座高楼大厦,太阳和八大行星就是这座高楼大厦的主体结构。在这座大厦完工后,太阳系“工地”上还残存着一些建筑材料,这些剩余的砖瓦,就是小行星和彗星,人们将其统称为小天体。

  据《调皮的小行星》介绍,近地小行星搜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4年的彗木相撞事件是促进监测近地小行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接近30年的历程中,美国先后建立一系列巡天设备,发现了全球超过98%的近地小行星。

  新书指出,从天体运行规律来看,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是必然发生的,未来也一定会发生。根据科学家考证,地球历史上发生了22次不同规模的物种灭绝,其中10次以上与小行星撞击相关;新生代以来就发生了6次因小天体撞击地球诱发的环境灾变与物种灭绝,最近的一次在70万年前。而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历史还不到10万年,如果想在地球上更加长远地生存发展,人类就必须考虑小行星撞击问题。

  《调皮的小行星》强调,防御小行星是人类必须完成的任务,天文学、航天技术和空间科学的发展为防御小行星提供了可能。要防御小行星,关键在于“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以及提升防御技术水平。因此,建立先进的监测预警系统是人类当前的重要任务;如何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找到它们,对它们查户口、建档案,锁定这些太空中的危险分子,是行星防御领域的当务之急。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叫做心怀宇宙天地宽。”李明涛在新书首发式上表示,《调皮的小行星》是他写给未来的“地球守门人”的一本书,希望这本科普图书能让孩子们心怀宇宙,有一个宏大的宇宙观,培养他们保卫地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共建地球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完)

【编辑:田博群】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