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中国丨创新驱动强产业 锻造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12-15 10:37:09 来源: sp20241215

  秋高气爽,珠水奔流。日前,《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打造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是广州面向2035的发展目标。作为广州东部中心的“现代活力核”,增城肩负重大使命。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中国工业百强区”……从山水田园到超大城市近郊再到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一路走来,增城的蝶变之路是未来再造一个“新广州”的发展之路,一场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的发展竞速已在增城拉开帷幕,激发出强劲发展动能。

  提质向新

  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当前,增城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区,以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是一批正在增芯科技的生产线上生产的智能压力传感器芯片,这批芯片经过500多个步骤之后,出给我们的终端客户,应用到物联网、工业控制以及汽车电子等领域。”增芯科技运营副总裁徐立告诉央广网记者,增芯科技项目从动工到通线仅用时18个月,创下了广东大体量项目建设的“芯”速度。

  作为广州东部中心的第一家芯片制造企业,增芯科技的12英寸智能传感器晶圆制造产线,在国内是首条、在全球是第二条,未来每月将有2万片芯片从这里走向市场。

  在该项目的带动下,广州东部中心相继布局了粤芯、越海集成等一批规模大、能级高、带动力强的骨干项目,覆盖集成电路“四梁八柱”中制造、封测、装备、材料和平台等关键环节。在徐立看来,全产业链条的加速集聚,将助力广东打造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

  芯片实现“增城造”背后,是增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区的结果。当前,增城正围绕芯、显、车三大主导优势产业,广纳新质生产力,全力统筹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新企业、新技术、新业态大量涌现。

  科创引领

  打造湾区重要创新节点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是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摊开增城发展的长卷,处处体现着“创新”二字的渗透力。如今,“产业+科技”的科创春风,正吹进更多企业的生产车间,推动传统产业实现新蝶变。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通过对液冷和新的连接技术的创新,有效提升新能源充电产品的性能,节省了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时间,助力新能源汽车从原来8小时充满电,变为现在15分钟充满80%。”顺科智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志坚表示,在创新驱动的帮助下,企业已从一家传统制造业企业,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方向“升级焕新”。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创新平台则是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重要载体。位于增城区朱村街的工信部电子五所(中国赛宝实验室),是中国最早从事可靠性研究的权威机构,也是广州乃至整个大湾区重要的中试基地之一,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走完“最后一公里”。

  “电子五所成立了汽车芯片可靠性分析评价的技术平台,同时成立了广东省汽车元器件和芯片应用推广产业联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车规芯片的质量与可靠性水平的提升,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壮大。”电子五所元器件与材料研究部(院)高级副院长罗道军称。

  近年来,增城已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3家、市高水平企业研究院2家。一批批国字号实验室、知名高校研究院以及各类创新平台等创新要素加速聚集,为增城产业高质量发展装上“科创引擎”。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张齐胜表示:“增城区将以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重要节点,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增城力量。”

  珠江潮涌、岭南风劲。在高质量打造城市“现代活力核”的背后,增城的开放式创新、集成式创新,正在让广州乃至大湾区激发澎湃的科创力量,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蓝图徐徐展开,未来“新广州”正阔步而来。

  记者:官文清

  见习记者:吴莉

  来源:央广网 【编辑:梁异】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