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赋能青年创业

发布时间:2024-12-29 20:04:40 来源: sp20241229

  澳门(前)与珠海横琴。   陈显耀摄 新华社发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五年来,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大湾区发展的东风吹遍各行各业。

  行业脉动离不开年轻血液。近年来,一批批青年怀揣梦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澎湃浪潮中书写创业故事,为湾区建设增添能量,也在区域发展进程中收获财富和成长。

 

  3年前,在加拿大学习、生活了7年的钟文圣回到广州。因主攻商科,一直对投资感兴趣,他加入股权投资平台澳创时代,致力于为澳门、内地及国际科创人才提供创业支持,公司在澳门和横琴设有孵化基地。

  钟文圣称自己是“创业型人格”,享受推动一个想法“从零到一”实现的过程。在大湾区从事投资,他体会到成就感——“实打实解决一些问题,给粤港澳发展添砖加瓦”。

  “澳门是国际自由港,横琴深合区交通方便、经贸往来成熟,有非常好的经商环境,而且人文上几乎没有地域差异,沟通效率高。”钟文圣说,他可以一天往返多地,上午在横琴办公,下午到澳门跟进项目,傍晚回珠海,感觉所到之处像同一个城市。

  他还谈到,澳门、珠海社会环境非常和谐,无论是本地人的包容程度还是政府和企业的联合程度,都会吸引优质项目,他自己也能感受强烈的归属感。

  与大湾区“双向赋能”是钟文圣心中的愿景。

  “澳门吸引内地优秀的企业,带来更多创新产业,首先能够做到的就是赋能粤港澳青年,作为年轻人我们拥有更多机会。”未来,他期待自己发挥所长联络海外,依靠澳门“一国两制”优势和国际城市地位,推动科创企业落地和出海。

  对澳门青年许濠杰而言,回到大湾区创业既是巧合也是注定。

  在美国加州读本科的他,原计划继续读研。一次内地参访项目的经历成为他创业的契机。在参访深圳企业时,他直观感受到技术迭代的速度,意识到留下来投身机器人产业是难得的机会。他给了自己半年的时间创业,创立了“MoBot机器人”。

  作为土生土长的澳门人,许濠杰了解澳门的市场需求和痛点。他看好人工智能进步对机器人技术发展起到的催化作用,认为将内地技术引入澳门、对接具体应用场景,会有很大价值,相关技术也可以出口海外。

  谈到大湾区的创业环境,许濠杰说自己心态比较开放和轻松。“横琴有租金优势,没有太大压力,我们可以放心地去做,失败也不怕,整个大湾区机会很多。”

  许濠杰表示,大湾区的创业环境是得天独厚的。“每个城市都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发挥作用,例如澳门有中葡资源,香港金融业发达,深圳智能制造领先。大家合作起来很近很方便。”

  在澳门读完硕士后,研究电子竞技体育的余子兴加入了总部设在广州的体育训练机构“水木射击”,与其创始人共同筹备创立“水木射击”澳门分支。

  余子兴说,奥运会首金一般由射击项目产生,这一运动值得更多关注,而他所在的机构致力于培养专业人才,学员目标是走向亚运、奥运赛场。“目前射击在澳门还是小众,但小众就意味着有普及的空间,未来应当走得更远。”他说。

  余子兴认为,大湾区融合发展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元的成长道路,目前团队整合珠江口东岸西岸资源,遇到问题共同处理,创业很有底气。

  余子兴说:“以前广州人求学之后可能就回到广州,最远去深圳,澳门、香港年轻人也类似。现在人才政策打通,我们在整个区域都有机会。”在他看来,自己不仅是广州人,也是湾区人。

  他还表示,创业是想把个人有限的资源和精力贡献给社会,目前国家有扶持年轻人的政策,自己可以借助环境顺势而为,有所收获。

  “体育产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我如今在而立之年,想为下一代做些铺垫,给他们探探路。”余子兴说。

  朝阳洒向横琴口岸,钟文圣、许濠杰、余子兴和许多与他们相似的年轻人又将开启忙碌的一天。珠江口如同往日一样平静,东西两岸涌动的新质生产力,也在迎接新的五年。

  (据新华社电 记者郭雨祺、李寒芳)

(责编:贾文婷、刘洁妍)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