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特色航天营养保障体系建立 未来“太空餐桌”更丰富

发布时间:2024-12-23 18:10:04 来源: sp20241223

  新华社杭州9月22日电(黄一宸、占康)记者22日从“第二届航天医学前沿论坛”获悉,目前我国已建立起特色航天营养保障体系,并着眼未来深空探测任务进行战略技术储备。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神舟十八号飞行乘组在中国空间站内除了品尝莲蓉馅的“太空月饼”,还分享了香辣羊肉、土豆牛肉、红烩猪排、奶香鸡米、马蹄糯米糕等——这是地面支持团队提前根据每名航天员的口味喜好准备的个性化“中秋大餐”。

  “空间站阶段,我们突破了中式菜肴工程化关键技术,将中国菜搬上了‘太空餐桌’,让航天员远在太空也能享受到‘家的味道’。”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李莹辉介绍,我国还提升了精准营养调控技术,研制出精准的飞行营养供给量标准,以应对太空失重等引起的人体生理问题,全力保障航天员开展180天以上的健康飞行;突破了在轨功能性航天食品关键技术,研制了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调节肠道菌群等功能性航天食品,助力提升航天员在轨适应能力。

  相较于空间站驻留,月面驻留面临着更大的补给挑战,远离地球使得补给成本增加、时效性降低。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臧鹏表示,着眼未来深空探测任务战略技术储备,我国布局了在轨烹饪、地外生存新型食品创制关键技术研究,为未来长期地外生存提供基础保障条件。

(责编:宋心蕊、卫嘉)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