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朝凯:那个总在“找自己”的亚洲男人

发布时间:2025-01-07 21:28:32 来源: sp20250107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仇广宇

  发于2023.11.13总第111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美国华裔作家游朝凯曾是一个标准的电视儿童。从8岁到18岁的那些年,他每天会花三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消磨在电视机前。电视剧中,帅气、美丽的主角住在大房子里,解决着生活中的难题,或者就是单纯吃吃喝喝。那些影像,对幼小的他而言有极大的吸引力。只是,他心中一直萦绕着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主角要么是黑人,要么是白人,几乎没有和自己类似的亚裔?时间久了,他甚至开始质疑自己的美国人身份,因为电视里的美国人都和他长得不一样。

  多年后,那个充满疑惑的少年终于走到了荧幕背后,一探问题的究竟。后来,游朝凯成为一名职业编剧,从参与大热的科幻剧《西部世界》开始,他先后在《西游ABC》等多部美剧中担任编剧,与此同时,他的科幻小说创作也备受瞩目,他也被视为继刘宇昆、特德·姜等人之后,又一位冉冉升起的华裔科幻新星。2020年,游朝凯描写亚裔人士在西方尴尬境遇的小说《唐人街内部》在美国引起轰动,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小说类大奖。2023年,这本书的中文版在中国大陆上市,根据这本书改编的电视剧也正在拍摄之中,即将在美国Hulu视频平台播出。

  游朝凯这些描写华裔作品的诞生,算是恰逢其时。在他成长的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电视屏幕上确实很少出现亚裔形象,但近几年,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随着《摘金奇缘》《瞬息全宇宙》等表现亚裔生活的电影在好莱坞的火爆,亚裔面孔成了影视作品中的新宠,因此,他作品中的亚裔生活也开始获得机会被更多人看到。“如今,全社会变得更加敏感,也更愿意去具体、细致地讲述一个多元文化群体的故事,其中也包括亚裔群体。”游朝凯这样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复。在他看来,亚裔人士在美国戏剧作品中的边缘化问题,已经开始有所改变,对此,他感到幸运。

游朝凯。本文供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在黑白世界里“打怪升级”

  威利斯·吴是一位从影多年的华裔演员,有一张再普通不过的亚洲脸孔,只能扮演快递员、厨子等无足轻重的角色。他从未成名,收入不高,每天随机地接一些工作,生活百无聊赖。偶尔,他会拿到男三号这样的“重要”角色,这会让他兴奋,也会让他开始幻想,自己从小到大的梦想可能会因此成真。他的梦想在常人看来有些可笑,那就是在电影中扮演武功高强的亚洲人,以功夫大师的身份退休。这就是他职业生涯的顶点,也是所有这样的亚洲演员的终极梦想。因为在白人与黑人作为主角的世界里,他们也没有什么其他选项。

  这样的一个被生活层层盘剥的小人物,也就是《唐人街内部》的男主角,他身上的窒息感,也会让人联想起《瞬息全宇宙》中杨紫琼扮演的那位绝望的、被琐事缠绕的亚洲母亲。其实,这个人物形象已经在游朝凯头脑中酝酿了十多年。那时,他已经出版了颇受欢迎的科幻小说,也开始计划写作科幻之外的题材。游朝凯的父母来自中国台湾,自己出生在美国,不太会说中文也很少来中国,是标准的亚裔移民二代,他想为自己这样的人诉说一些什么。他很早就动笔开始写这个故事,但是经常推翻自己的想法重写,这个推翻的过程,他至少经历了三次,也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新颖的角度。

  直到2014年,游朝凯开始加入美剧《西部世界》的团队,问题才有了转机。在编剧岗位上,他学习到了写影视剧本的技巧,也开始学习全新的镜头语言,在这个转换视角的过程中,新的灵感也在酝酿。有一次,在美剧《法律与秩序》里,游朝凯注意到一个镜头:正在运筹帷幄的男女主角背后有一辆厢式货车,一个不起眼的亚洲人正在卸货。他突然意识到,似乎从来没有人注意过这个路人甲的感受,如果他以这个不起眼的背景演员的角度来看待描写一切,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游朝凯推翻了之前设想的一切。他采用了一种轻盈的方式。他将小说写成了一部剧本,主角就是电视剧里那个“不起眼的亚洲人”。书中的重要人物都拥有两重身份,一重身份是作为演员,在一部名为《黑与白》的电视剧中,参演某个并不重要的角色,另一重则是真实生活中的自己。讲述中,他会根据不同情境,使用不同的文体去表达故事:当主角们作为剧中人时,就使用剧本台词的形式,到了剧外,主角们会用真实身份讲述自己的心理活动,而当剧本中出现资料片部分时,呈现的则是这些华人的家族历史。而选取热闹的唐人街和精致的金宫饭店作为电视剧的拍摄背景,也成为一个隐喻,暗示着亚洲文化在美国如同背景板一般,热闹但无根,无法和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接轨。

  这样的写作,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层层叠叠地呈现出一个以唐人街为背景的、虚实相生的世界,在轻盈中写出了层次和纵深感。书籍出版后,强烈的个人风格引发了讨论,有人认为这种写作风格太过奇幻,显得不够厚重,也有读者给予他极高的评价,认为他创造了全新的文体和形式。而美国国家图书奖在给《唐人街内部》的颁奖词中,竭力赞扬游朝凯将视角对准普通人的可贵:在一个种族歧视严重、等级制度森严的世界里,主人公必须面对重重困难,他在自己的人生故事中竭尽全力,只为了获得一个体面的角色。

《唐人街内部》

  “我是谁?”

  那个经年累月驻守在电视机前的少年游朝凯,曾执着地想知道,电视剧里到底有没有亚裔的主角。剧集看多了,他甚至找到了规律:主角的肤色一定大部分是白色,一小部分是黑色,而且,黑色皮肤的主角只在星期二的某个特定时段出现。但是亚裔主角始终没出现,只能在镜头里作为配角和路人一闪而过。他甚至开始在诸多超级英雄和主角之中寻找和自己类似的面孔,最后,他只能无奈地选择绿巨人浩克,因为绿色皮肤至少不是白色也不是黑色。

  他开始闭上眼睛,想象一个经典的“美国人”形象,脑海里出现了很多面孔,但其中也没有亚裔面孔。这个游戏,是少年游朝凯不自觉中进行的实验。日后,他证明了这一切并不是他个人的臆想,而是一个经过统计验证的事实。2021年1月,游朝凯在《时代》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引用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传播与新闻学院2016年的报告称,亚裔美国男性的形象,目前仍然是美国荧幕上最不具备代表性的形象之一。

  很多人不会明白,游朝凯为何会这样倔强地执着于肤色问题。回顾他本人的经历,也和他笔下那些卑微的小人物没有一点相似之处。在世俗意义上,他曾是一个聪明、光鲜的精英人士,拥有普通人无法企及的智商和学历,完全符合亚裔父母对一个好孩子的想象。他本科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修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后来,因为没有顺利考上医学院,他又启用了“备份计划”,到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律,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进入律师事务所,在法律行业一步步奋斗,积攒了十几年的从业经验。

  游朝凯当然不想做一个乖孩子,电视前面那个充满好奇和质疑的少年才是真正的他。少年时,除了看漫画、看电视,他也疯狂地爱上了阅读。他曾在书店读遍世界名著,甚至为了找书看,把父亲收藏的数学书都翻了一遍,还在同学影响下开始学习写诗。读大学时,他一边希望未来能够按照父母的希望从医,同时也想为自己的爱好努力一回,就辅修了一个文学学位,并持续写作投稿,但那时,他的作品都没有被采用,他也只能将文学当聊以自娱的爱好。那时,文学创作在他的人生中,可能连个“备份计划”都算不上。

  博士毕业后,游朝凯开始了在律师事务所按部就班的生活,他慢慢发现,稳定体面的生活,无法让他的身份隐痛消失,反而换来了更多的迷茫。在很多地方,他常常是房间里唯一的亚洲面孔。他也曾经屈从于外界的刻板印象,习惯了沉默,做个“安静的亚洲人”。慢慢地,他终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那种刻板的环境,想要寻求解脱。他想到了写作。于是,他开始了白天上班,夜晚写小说的日子,他不断练习写作,投稿,被拒,再投稿。写小说,成为他释放压抑情绪的出口。

  当自己的小说终于收获了好评,游朝凯也开始向往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写作时间,于是辞去律师工作,全职写作。一开始,生活方式的改变,没有固定收入导致的经济压力,让他对新生活有些不适应,而妻子和孩子对他的无条件支持,也让他有了更大压力,想要写出更有时代性的作品。这些压力,或许也是他计划中的《唐人街内部》一度难产的原因。后来,游朝凯重新回归职场,一边做编剧一边写小说,用编剧这个更为自由、更鼓励创造性的工作,反哺着他的小说创作,一切终于顺利起来。

  他把那种迷茫、孤独、不得志的心理,永远在扮演“安静的亚洲人”的压抑感受,一并写进了小说中。最终,人们在游朝凯的小说里看到的,是一个个不断在固化社会中向上攀爬的平凡个体,他们生长在美国,却不认为自己是真正的美国人,在文化上依然深受东亚传统文化的影响,无法在心理上与父母辈隔离,更无法放下家族的期待和社会的压力,只能不断负重前行。游朝凯真实地表达了这类亚裔人士普遍性的心理焦虑,也打动了全世界的读者。

  思念一个从未去过的宇宙

  在美国获奖之后,“电视儿童”游朝凯在电视上更多地看见了自己。他登上了美国最知名的脱口秀节目,他的形象也传回了千里之外的故乡——中国台湾。获奖后,在与中国台湾的读者视频连线时,他一开口就说了一句闽南语的“大家好”,让读者十分惊喜。聊天时,他又改用中英双语,腼腆地表达着自己的近乡情怯。“我有一点紧张,因为我爸妈在看着。”

  这些话,并不是一位作家面对读者时的客套,而是一种带着乡愁的真实心理。其实,闽南语才是游朝凯真正的母语,因为他的父母在家中说的就是闽南语,他也耳濡目染地记住了不少,但因为长期不使用,很多词汇已经想不起来了。

  “我在努力保住这些记忆,也会看很多网络资料去学习(闽南语)。而且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学普通话。这些语言既美妙又难学,但我觉得值得努力。”游朝凯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可以想象,这位情感含蓄的亚裔男子,一定也曾偷偷对着地图,寻找过故乡在整个地球中真正的位置,而证据就藏在他的作品中。

  在游朝凯的科幻成名作《科幻宇宙生存指南》里,他写下了这样一段拗口的、看起来像是数学定理的话:“乡愁乃是以下问题的潜在宇宙论解答……其在人类身上体现为:思念一个类似某人故乡宇宙的、从未去过的宇宙,或者渴望一个某人不可能知晓的另一个版本的自我。”这段话是在描述,追求身份认同和追寻自我,是男主角所在宇宙中两件关乎生命的大事。听起来,这就是在诉说着身为一个华裔后代的游朝凯自己的心声。

  除了偶尔来工作,游朝凯踏足中国土地的机会并不多,但中国仍然成为他想象中的故乡。少年时,他试图通过漫画、电视剧和文学作品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美国人,但没有成功,因为在这一切作品中,他都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慢慢他发现,中国人那种重视传统,重视家庭,重视本民族文化的性格,一直存在他的血液中,从未离开。从他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即便再叛逆,再想要追寻自我,他还是会体谅父母的付出。因此,他才会在青年时期将心爱的文学放在人生目标的最后一位,直到中年才开始为自己而活,并无悔于自己当初的选择。

  父母是他无法割舍的乡愁的一部分,他也试图在文学中为父辈们发声。在20世纪60年代,游朝凯的父母获得机会移民到美国。他的父亲是一位机械师,刚到美国时也打过很多零工,辗转过多个地方。小时候,游朝凯喜欢去父亲的书房,翻看父亲收藏的书籍和稿纸,想象着他每天用什么心态去面对生活的压力。后来,他在《唐人街内部》中暗藏了很多乡愁密码,比如书写一段似是而非的家族史,讲述父辈们是如何来到美国的;比如主角威利斯·吴会用一句闽南语的对话表达出自己的愧疚:因为环境限制,他始终不能熟练掌握父辈们的母语——闽南语,也因为这种障碍,他一直无法与父亲好好沟通。

  如今,那个在电视上“识别面孔”的游戏,还在游朝凯的小家庭中继续。他和自己的孩子也会一起看电视。在他看来,美国的电视屏幕上早已有了更多亚洲人的面孔,但当一张真正的亚洲面孔成为主角时,他的孩子们还是会和当年的他一样,突然坐直身体,兴奋起来,全神贯注看着屏幕上的人脸。每当这时,游朝凯就会意识到,自己曾经执着的这个游戏,似乎只是刚刚迈过了一个新的关卡,一切还远没有结束。

  参考资料:游朝凯:《从未在电视上见到过自己,是怎样一种感受?》《时代》杂志,游朝凯《科幻宇宙生存指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年出版,译者:薛濛远 张烨

  《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第42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编辑:付子豪】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