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发布时间:2024-12-04 12:18:18 来源: sp2024120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明特质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塑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形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独特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自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民族的连续性突出反映在历代王朝接续正统的政治实践和历史书写。不管哪个民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都认同中华文化,都把自己归入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成为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的精神支撑。

  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塑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革故鼎新的创造精神。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始终是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返本开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的基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在经济发展、制度建构、文化建设、社会治理、技术变革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大一统”作为观念、制度和文化特性,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共同实践。自秦开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涵养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海纳百川的开放格局。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团结和谐。几千年来,尽管有过内部战争和冲突,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合”是主流,“交”是过程,“融”是关键。中华民族越是包容,就越能接纳更多族群融入;不同族群越是融入,就越是认同中华文明,推动中华民族延绵发展。包容性还决定了中华民族接纳世界文明的宽广胸怀,中华民族对于内部文化多样性和各种外部文明表现出了兼收并蓄的包容态度。

  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协和万邦的天下情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力更生,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即便在国力最鼎盛的时候,也从没有向外征服扩张,从没有殖民统治周边国家,从没有对外搞文化霸权。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搞强求一致的极端同化,更不搞以邻为壑的孤立隔离,而是走出一条在多元性中寻求共同性的中正之道。当今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赋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厚文明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中华文明和平性的时代价值。

  深刻理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逻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中央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刻理解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体现“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机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了历史根基和文化基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遵循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顺应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文化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历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共同创造、培育中华文化的历史。历史上,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要顺应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充分汲取各民族文化中的营养,引导各民族将中华文化内化为共建、共有、共享的精神家园。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来自我们党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百余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置于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战略布局中统筹谋划。革命年代,毛泽东同志提出:“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把新文化作为新社会、新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命题。新时代,文化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文化自信成为“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指明了方向。

  不断拓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路径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我们要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让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坚持理论指引。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推动高等学校相关学科建设,优化民族学学科设置,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

  树立正确史观。推动各民族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准确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历史脉络,准确认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准确认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加强中华民族史研究,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程,编纂中华民族通史,做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追求共同价值。在各民族群众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人心。建立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加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创新方式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

  深化文化认同。构建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加大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充分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书籍、舞台艺术作品、影视作品、美术作品等。全面加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

  共担奋斗使命。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创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凝聚各民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共同奋斗。

  (潘岳,作者为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人民日报) 【编辑:张子怡】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