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有的放矢)

发布时间:2024-12-04 06:11:10 来源: sp2024120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并统一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要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潜力的重要标志,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的生命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显著增强。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在经历了量的快速增长后,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任务更加突出。当前,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体系整体大而不强、全而不精,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创新。新征程上,我们要破除制约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优化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完善立德树人机制。立德树人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关键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政治优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将立德树人落实到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贯通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之中。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坚持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真正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要牢牢把握三者的内在关联和有机结合,深化改革创新,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尤为关键的是要针对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融合支撑的有效机制,在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构筑国家战略人才高地的同时,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机制模式,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促进资源共享、协同育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推进教育数字化,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完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优化完善学科专业体系。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其结构和质量直接影响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直接影响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要持续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学科组织模式,进一步做强优势学科专业,实现分类发展、特色发展。要加强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坚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做好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升级、换代和新建等工作,构建满足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科技发展趋势的学科专业体系,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及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建好建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

  (作者为东华大学党委书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0日 09 版)

(责编:袁勃、曲源)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