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向全球开放十二个核科研设施

发布时间:2024-11-14 18:25:46 来源: sp20241114

  新华社维也纳9月17日电 9月16日下午,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8届大会期间,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举办“开放合作、共享发展”核科研设施开放共享主题边会。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刘敬、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丘达科夫、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李松大使、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等出席边会并致辞。

  刘敬在致辞中表示,在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40周年之际,中国决定面向世界各国和全球南方,开放包括中国先进研究堆在内的12个核科研设施和实验平台,涉及核基础科研、材料与部件辐照测试、同位素生产制备、反应堆热工水力、核环境模拟及核设备测试、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核聚变实验研究等诸多领域。

  据悉,目前中国已经设立了8个国际原子能机构协作中心,并与法国、俄罗斯、欧盟等建立了良好的核科技研发合作机制,与泰国、印尼、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加纳、尼日利亚等发展中国家在当地合作建设了一系列核科研设施和联合实验室。中方愿与各方共建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发展环境,共享核科技研发、试验测试、工程验证等优势技术资源平台,加强联合研发、科技交流和人才培养等务实合作,携手推动核能发展更加普惠包容、核能合作更加开放有序,让核科技为世界共同繁荣、人类共同福祉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现场还发布了上述12个开放共享的核科研设施和实验平台详细清单,主要包括:世界主要中子源之一的中国先进研究堆;可广泛用于中子活化分析、核仪器仪表测试、放射性同位素制备、反应堆相关教学培训的微型中子源反应堆;可开展材料、燃料辐照考验和低温供热研究的49-2泳池式反应堆;可用于开展低注量率材料辐照考验、单晶硅辐照掺杂、同位素辐照生产、核电操纵员培训等科研及生产活动的泳池式试验反应堆;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参与范围最广的地下实验室之一的中国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实验室;中国独立自主设计、建造的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先进托卡马克装置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开展放射性核素在相应环境中的迁移行为模拟,为核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支持的大气、水环境及放射生态学模拟研究平台;主要由10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在线同位素分离器、HI-13串列加速器及超导直线加速器等组成的亚洲唯一在运行的在线同位素分离型放射性核束装置北京放射性核束装置(BRIF);包括高温高压热工水力试验装置、非能动安全系统试验平台、严重事故系列实验平台等多个实验装置在内的热工水力与安全共享试验平台;可开展相关可靠性试验鉴定和研究的核级设备鉴定配套试验设备设施;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安全壳模型的安全壳结构性能实验平台以及可直接用于研究安全壳大空间热工水力行为等试验验证工作的安全壳热工水力综合实验装置。

  来自数十个国家的约200名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等参加了边会。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