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全球数字游民将超10亿人 走近那些远程工作者

发布时间:2024-11-26 08:53:07 来源: sp20241126

  本报记者 吴雪聪

  “成千上万的人会卖掉他们的房子,去拥抱一种通过互联网创造收入、在全世界移动套利的全新生活方式……”

  上世纪90年代,日立公司前首席执行官牧本次雄提出一个大胆预测:未来,人们在线办公,就业地点不再受限。有时在草木葱郁的山间,有时在阳光明媚的海边,人们跳出格子间的禁锢,成为数字游民,像古老的游牧民族一样在全球自由地流动。

  彼时,互联网方兴未艾,这一畅想似乎还带有科幻色彩。20多年后的今天,这一幕已然照进现实——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泰国普吉岛等地的咖啡馆里,各种肤色的人抱着笔记本电脑远程办公;在国内的云南大理、福建泉州、海南陵水等地,年轻人一边纵情山水,一边“在线上班”……

  据统计,2022年全球数字游民数量已达到3500万人,预计到2035年这一群体规模将超10亿人。人们为何选择成为数字游民? 这到底是怎样一种生活方式?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从“两点一线”到“诗与远方”

  2023年,年轻夫妻小潘和小丁回到上海的家时,日历撕去的那一页还停在2019年的10月10日。

  窗边落了层薄灰,日历纸边缘也已泛黄。打开柜子,看见满满当当的衣服、整齐排列的游戏光盘,夫妻二人有些恍惚,心里盘算着怎么处理掉。

  “当数字游民久了,过惯了轻车简从、说走就走的日子,反倒不习惯‘买买买’了。”丈夫小丁说。

  此时,距夫妻二人离家已经整整3年半了。之前,他们一个是知名咨询公司研究员,一个是互联网公司的UI设计师。后来,夫妻俩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双双辞职,开始环球旅居。在危地马拉约4000米高的火山顶,轰隆隆的岩浆声伴着他们入眠;在一片橙色的万寿菊海里,与天南海北的人共度墨西哥传统节日“亡灵节”;在泰国清道的竹屋里,感受椰风、晚霞,还有满院的向日葵花……生活骤然改变,从城市的“两点一线”,变成了“诗与远方”。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钱从哪来?“从‘网上’来。”妻子小潘对记者说。

  “我们一边旅游一边工作,小丁在网络上做设计师,我则在网上寻找自由撰稿机会,我们还建立了名为‘游牧夫妻’的自媒体账号。旅行途中,打开电脑、架上小灯、带上降噪耳机,就可以移动办公。”小潘说。

  小潘和小丁是典型的数字游民。简单来说,数字游民泛指不受固定地点限制,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进行远程工作的群体。为了能够“自在游牧”,数字游民主动放弃对传统办公室工作模式的依赖,程序员、插画师、远程翻译、自由撰稿人……各式各样的职业都可以在网上生存。据估算,到2023年底,中国大陆地区的数字游民和潜在数字游民人数大约在7000万到1亿人之间。

  数字游民,为啥这么多?

  一是劳动工具的升级。有网络,就能传输通信;有电脑,就能打字办公;有“云空间”,就能存储……数字化使移动办公不再是梦。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10.92亿人,5G基站总数达337.7万个,新时代的“游牧”已从“逐水草而居”,变为“追信号而行”。

  二是经济趋势的变革。据测算,2022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约为3.8万亿元,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已突破1万亿元。网络众包、在线零工、自主经营体等新职业类型不断涌现,人的时间和技能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实现“人人服务人人”。

  当然,“数字游民热”背后,还有生活理念的变化。

  “工作后我和爱人压力很大,我的免疫系统出了毛病,耳朵和眼睛总是发炎。终于有一天,我们想停下来,趁年轻出去看一看,探索不一样的生活。”谈及成为数字游民的原因,小潘如此告诉记者。

  “拒绝KPI(关键绩效指标)和内卷”“不想当大企业的‘螺丝钉’”“追求‘诗与远方’”…… 很多数字游民都有同样的动机与感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沙垚认为,数字游民群体厌倦固定工作,由于其掌握某项特定技能,拥有对垄断大平台的逃离和协商的能力,从而踏上灵活办公的游牧之路。

  如今,数字游民正在全球范围内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据报道,日本、西班牙、爱沙尼亚等国已推出“数字游民签证”,吸引更多外籍人士长期旅居。越来越多人跳出单一的生活模式,利用网络实现个人的自由发展,在工作与休闲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成为“数字乡民”

  在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横山村,有一座废弃厂房改建的特殊建筑:这里墙体斑驳,木梁裸露,颇有工业的“拙感”;窗外满目青翠,一垄垄绿油油的茶树和一块块齐整整稻田,又带来大自然的清新。仔细看停车场的车牌,沪、苏、浙、闽、赣、蒙……方寸之地,车辆竟来自五湖四海。

  这里是中国首个专门针对数字游民的社区——DNA数字游民公社。社区大厅有一面墙,贴着上百张入住游民的资料卡,大家彼此以网名相称,汇聚了设计师、程序员、摄影师、自媒体人等各色职业。

  “DNA是co-living(共享居住)和co-working(共享办公)的结合体,这里设计更像一个扁平的广场,而非狭窄的楼房,为数字游民提供一个自由、松弛、有机的社区氛围。”DNA数字游民公社主理人梭梭介绍。

  如果说,曾经,大理、景德镇等知名旅游城市才是人们心中“诗与远方”的化身;那么如今,浙江安吉、河南光山等县城乡村“异军突起”,涌现出不少数字游民线下社区。一个床位一天只需几十元,数字游民便能在“绿水青山”间解锁“潮工位”。

  “一开始我们心里也打鼓,过惯了精致生活的数字工作者,真的会选择来一个小村庄吗?”梭梭记得,DNA公社发出内测邀请的第一晚,团队中有人甚至担心得一夜无眠。没承想,公社的邮箱叮咚叮咚响个不停,不断有数字游民发来邮件期望入住DNA。从组装第一辆自行车、第一次集体包饺子、第一个跨年篝火夜,再到自发组织骑行、桌上的零食角、成立的木工小组……一个同频同好的数字游民社区在DNA逐渐形成。

  “在DNA,所有的活动都是数字游民自发组织的,我们从不刻意设计,只是提供一个土壤,一切便会自由生长出来。”梭梭表示,自由而温情的社区生态可以帮助线上工作者弥补人际交往的缺失,让数字游民减少孤独和焦虑。

  乡村之于数字游民,不只是休憩的“后花园”和消费的“背景板”。在河南光山数字游民基地,运营团队组织了40余场乡村产业对接活动,有机稻米、小龙虾等当地特色农产品得到推介;在浙江安吉,数字游民也为当地白茶品牌升级贡献了许多“金点子”,借助这股东风,当地衍生出乡村咖啡馆、音乐酒馆、窑烤面包店等丰富的配套产业……越来越多的“数字游民”变身“数字乡民”,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

  沙垚认为,“数字游民”概念虽然是一个舶来品,但在中国已经过本土化调试。许多数字游民基地从乡村孵化,探索出兼具城乡要素的融合式生产生活新方式,为解决青年入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做出了有益尝试。

  “DNA选址在安吉,就是吸引更多有知识、有技能的数字游民来到乡村;我们希望留给乡村的不只是一堆钢筋混凝土,而是有人气、有生命力的社群。”梭梭说。

  有惬意也有隐忧

  生活有晴便有雨。当然,数字游民的日常也不全是惬意的“诗与远方”。

  来自河北的小张原来是某互联网大厂的产品运营,后来辞职当一名自媒体博主。最近,账号新发的帖子曝光率下降了不少,这让她失眠了好几晚。

  “感觉自己每时每刻都在操心更新、接商单、粉丝互动这些事儿,虽然辞职了,但我好像还有追求效率至上的惯性。”小张说。

  和她一样,许多数字游民都感觉自己更忙了,虽然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但也因此没有了明确的“休息时间”。《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4》指出,互联网数字工作者的办公地点、时间、方式相对灵活,工作与生活界限不清晰,不同程度涉入互联网的职业群体,每晚平均睡眠时长在8小时及以上的比例均低于50%。

  同时,数字游民在游牧过程中,还需要更多心理关怀。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姚建华认为,数字游民很可能有更多的孤独感。他们虽然也会在线下社区中建立联系,但往往只是因为一个活动而暂时产生交集。这种“事缘型”交往模式呈现出“接入—拔取—再接入”的特征,形成“U盘式”人际关系,而不是一种长期稳定的情感连接。

  数字游民可能承担更多的“不确定性”。在豆瓣、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关于数字游民点击率较高的帖子,大部分都与就业机会和财务收入有关。不少人在“月亮”和“六便士”之间摇摆,享受自由游牧的同时,也忍不住焦虑下一份工作在哪。

  “我们常常在朋友圈分享生活的‘高光时刻’,比如住进精美的民宿,游览各地美丽的风光。但其实,不上班不代表不工作、不熬夜;世界变化太快,我们也会有不安全感,不知道下个月到底能赚多少钱。”小潘向记者坦言。

  当了4年数字游民之后,夫妻二人逐渐有了新的认识。“也许有些网上的视频会把数字游民的生活包装得时髦又华丽,但其实,没有所谓的完美生活,并不是说当了数字游民,原来的问题就会自动消失。”小潘认为,游牧人生是一段再教育的修炼之旅,最重要的还是在拥有各种可能性的海域中,找到属于自己人生航程的“锚”。

  如今,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数字游民的生存状况问题。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丽平呼吁,针对数字游民组织化程度低、社会保障弱等问题,可以成立行业协会帮助个人维权,同时在法律层面明确劳资关系认定标准,保障远程工作者劳动权益。

  采访时,小潘和小丁夫妻二人正在尼泊尔徒步。“当数字游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记者问道。

  “当数字游民也好,找稳定工作也罢,无论你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最重要的就是享受当下,感恩自己所拥有的。只要如此,我相信最普通的时刻也会闪闪发光。”他们说。(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刘欢】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