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又被催婚了?你需要这份“聊天指南”!

发布时间:2024-12-25 20:43:56 来源: sp20241225

  过年回家没被父母、亲戚催下婚,对没对象的你来讲,简直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春节。这话虽是玩笑,但也体现了春节催婚的普遍性,甚至引得催婚的和被催婚的纷纷向心理医生求助。近期,北京安定医院的微信后台就频频收到读者关于“催婚”的私信:

  “平时给父母打电话,三句不离:最近找对象了吗?有合适的对象能带回家过年吗?”

  “这又快过年了,我是真不想回家,想到亲戚们都会问我的感情状态就觉得好烦。”

  “我女儿今年35岁了,有什么办法能让我女儿主动找对象,哪怕新认识点人也好。”

  “我被催得实在扛不住了,求点有效的应对办法,能直接用的干货!跪谢。”

  ……

  这见面还能不能好好聊天了?!今天,就请专注于婚姻家庭治疗的心理治疗师为双方提供一份“聊天指南”。

  长辈留出空间 晚辈主动沟通

  长辈要先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子女找对象的过程一波三折是正常的。晚辈在开始找对象的时候,可以适当透露一些信息给父母,让他们看到你有心做这个事情。子女也可以跟父母表达实际的困难,比如有时候是你喜欢对方,对方对你没有动心,自己也缺少这方面经验去处理。适当表达你的困难,同时建立清晰边界,告诉父母不需要他们过度担心,自己也在学习怎么处理,这也是亲密关系养成中必修的一课。

  非暴力沟通话术 两代人学起来

  两代人谈及婚姻话题时,可巧用“X+Y+Z”(具体情境或前提条件X + 对方的客观行为Y + 自己的感受或需求Z)的非暴力沟通方式。下面分别从长辈和晚辈两个角度进行示范。

  父母版 “儿子你已经36岁,上次分手已经过去快3年(具体情境或前提条件X),今天你回来告诉我仍然不接受去相亲(对方的客观行为Y),妈妈/爸爸心里真的很着急,为你担心,担心你没能为自己创造机会认识潜在适合的对象,一个人生活会孤单(以‘我’开头表达感受或需求Z,具体点更好)。”

  子女版 “爸爸/妈妈我刚过年回家第一天(具体情境X),你们没跟我商量便把我的微信给了亲戚朋友,催我见相亲对象(对方的客观行为Y),我感到不被尊重和难过,我不喜欢快餐式地约见女生,我希望你们不要干涉,相信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与人相识相恋(以‘我’开头表达感受或需求Z)。”

  “非暴力沟通”的前提是双方都愿意以合作态度讨论矛盾话题。如果是一方使用这种沟通方式,需要长时间才能起到带动作用。

  “保命要紧” 收好这道“边界符”

  遇到无法就事论事的人,比如对方情绪上头,脱口而出一些伤人的话,此时,无论对方是谁,谨记“保命要紧”,收好这道“边界符”保平安。

  在心理治疗门诊,小卫是我的老访客,最近她为回家过年而纠结。电话里长辈们轮番轰炸催婚,爷爷说到激动时常常口不择言:“你那工作有啥意义,把工作辞了,给我回家结婚。”或是父母生气时威胁道:“今年没带对象回来,你也别回家给我们丢人了。”

  小卫说到此处不免再次黯然神伤,自己过去一年被原单位“优化”,找到新工作实属不易,没想到自己的努力还被家人否定和贬低,一时间寒了心不想回家过年。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我鼓励小卫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比如需要长辈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建立边界)。

  后来,小卫勇敢地给家长打了电话,尝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并温柔坚定地建立边界:

  “爸妈,我这两年为了稳定工作,感情上投入的精力确实不多。我也很希望找到意中人,积极通过身边同事朋友的介绍认识了一些人(主动表达自己找对象的努力和困难)。

  “可是,当你们几乎每次只谈结婚(情境),并且催我或是威胁我没找到对象辞掉工作、不能回家(对方客观的言行),我真的感到很委屈,觉得我最亲的人都不理解我的难处,把我看作不为婚姻努力的人(以‘我’开头表达感受)。

  “如果以后你们仍然激动地说那些你们事后也后悔的话,我当下会挂掉电话,让我们双方冷静之后再聊,好吗(建立边界)?我真心希望,你们先听我说说最近感情的进展,如果不顺利也不需要你们给意见,我会学习怎么去处理的(表达‘我’的需求)。”

  经过两次沟通,小卫的长辈逐渐能理解她的难处,不再一气之下口不择言,小卫也愿意回家过年,并把自己正在认识的一些男生的照片和资料分享给家人,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喜欢的类型。

  刨根问底

  我们是如何陷入催婚“魔咒”的?

  长辈“追”, 晚辈“逃”,恶性的互动循环 在催婚与被催婚的两代人之间,大多数被催婚的晚辈觉得跟长辈沟通比较麻烦,通常选择“报喜不报忧”,只重结果忽略过程。

  而长辈不了解过程,对晚辈是否能尽快找到对象感到不确定与焦虑时,就容易采用一些不恰当的方式“催婚”,比如只谈结婚的话题、强迫孩子去相亲、未经同意擅自把孩子的微信/电话告诉中间人等等。这些方式令晚辈感到不适,从而更不愿意将自己找对象的情况跟长辈沟通。双方陷入长辈“追”与晚辈“逃”的恶性互动循环。这种关系的长期紧张,会给双方带来心理压力,甚至引起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问题。

  “催婚”背后可能是家庭模式的代际“创伤” 这里谈到的家庭代际“创伤”指家庭中的一些不良互动、养育模式,以“症状”的方式进行传递,并且是以一种跟上一代家庭“相似”或“相反”方式进行的某种重复的命运轮回。

  比如,经历过原生家庭中的暴力行为,在今后组建家庭时,有的人会不自觉认同“施暴者”,受到压力刺激时,下意识也采用粗暴的方式对待伴侣;也有一些人会同情原生家庭中的“受害者”,害怕人际关系冲突,习惯当个“老好人”,对伴侣、家人过度顺从、难以表达自己的需求,甚至回避进入亲密关系。

  更为常见的是,如果父母的婚姻不幸福,子女潜意识会对亲密关系存在消极预期,从而表现出对相亲或潜在发展对象的苛刻要求与不确定的标准,还有强烈改变伴侣的愿望等,最后导致自证预言。

  那有人会说了,如果父母的婚姻不幸福,我的婚姻还会幸福吗?其实,父母的相处只是给了我们一个初始人际交往的模板,并非一成不变,当我们通过学习和成长后,可以对原生家庭给予的不同资源进行祛邪扶正。

  敲黑板

  搞好沟通为婚后和睦打基础

  作为晚辈,可以尽量去理解长辈一些不尽合理的行为背后,是希望你过上他们所能想象到的婚姻生活。作为长辈,要支持晚辈,相信他/她能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到幸福。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需要共同努力,其实这也是在给彼此一个成长的机会。

  因为当婚姻拉开序幕,未来涉及公婆与媳妇、岳父母与女婿、祖孙三代人之间的相处更为复杂,而在讨论婚恋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也是在为全家的和睦相处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祝大家新的一年,不断提升“爱与被爱”的能力,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

  本组文/贺琼(北京安定医院)

  (北京青年报) 【编辑:付子豪】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