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卫六的海洋有何特征?国际最新天文学研究揭秘

发布时间:2024-12-18 04:00:01 来源: sp20241218

中新网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土星最大卫星,土卫六上的海洋如何组成、有何特征?一直以来颇受天文学家关注与研究。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天文学论文,揭示了土星最大卫星土卫六上海洋的组成和粗糙度。

其研究结果表明,土卫六上这些液态碳氢化合物的海洋(克拉肯海、丽姬亚海和蓬加海)可能有着不同的组成成分、活跃潮汐流、小规模波浪,以及河口和盆地间海峡附近增加的粗糙度。

本次研究的相关示意图(图片来自论文)。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本次研究的相关示意图(图片来自论文)。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该论文介绍,土卫六的地貌特征是大片沙丘地、平坦的平原以及有着大片液态碳氢化合物湖海的极地地区。“卡西尼”号土星系探测器对土卫六的探索让人们对其复杂的类地水文系统(主要成分是甲烷而非水)有了很多了解。不过,尽管“卡西尼”号已揭示了土卫六的许多情况,但它的雷达观测只能提供有关土卫六液态海洋的有限信息,海洋的性质仍然充满疑问。

为调查土卫六的海洋和大气如何相互作用,论文通讯作者、美国康奈尔大学Valerio Poggiali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分析了“卡西尼”号任务2014年至2016年在土卫六极地海洋收集的双基雷达数据。在进行双基观测时,克拉肯海、丽姬亚海和蓬加海主体处于水平状态,水面没有大型扰动。他们发现不同海洋的液体组成存在差异,与甲烷-乙烷混合比的差异相一致。与河口有关的数据表明,富含甲烷的河流其乙烷含量可能较大海更低。

随后,论文作者通过海面散射估算出小尺度的粗糙度(数毫米级别),表明土卫六海洋存在较小的表面波浪;高粗糙度集中在河口和盆地间海峡附近的沿岸区域,或表明这里存在活跃潮汐流。

论文作者总结表示,他们这项研究发现,增进了人们对土卫六海洋组成和表面特征的了解。

(责编:林凡巽、姜洁)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