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上科技“新高峰” 当好振兴“顶梁柱”

发布时间:2024-12-28 23:23:02 来源: sp20241228

原标题:攀上科技“新高峰” 当好振兴“顶梁柱”

坚持创新引领,锻造大国重器,是东北国企的使命担当。

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长春完成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世界最大超低碳马氏体不锈钢全尺寸转轮体锻件在齐齐哈尔成功锻造,我国首台套150万吨/年乙烯“三机”从沈阳发往用户现场……

近年来,通过推行新机制、搭建新平台,研发新技术、布局新赛道,东北国企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改革逐步深入、硕果累累。

从大兴安岭到长白山脉,从松花江到辽东湾,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新使命,乘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东风,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探索热潮,正在黑土地上澎湃。

体制向新 改革破题展现新担当

历经3年自主研制,设计时速400公里——7月17日,中车长客发布了国内首个内置式转向架产品,标志着我国在深度掌控高铁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研制上有了新突破。“近年来公司累计研发新产品140余种,‘复兴号高速列车’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车长客国家轨道客车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彦说。

创新突破源于企业啃下了人事制度改革的硬骨头。中车长客构建“机构能设能撤、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激励机制,激发全员活力;以本部为主体,建立北京、上海、美国、德国等海内外研发分中心的全球一体化技术体系,集聚全球领军人才,打造轨道交通客运装备原创技术策源地。

多年来,东北各地推动全面振兴,从央企到地方国企,纷纷通过改革破除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不断展现为改革破题的新担当。

不少地方国企奋勇争先,从战略性重组到专业化整合,从混合所有制改革到监管机制完善,在体制机制领域创新突破。

7月,国内首个200公里以上长距离十车道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京哈高速辽宁段改扩建工程年度投资和工程建设进度实现“双过半”。“如今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同质化竞争减少,握指成拳合力大。”辽宁省交通建设投资集团董事长徐大庆说。

为了“握指成拳”,辽宁省推动了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实行政企脱钩、事转企改革。截至2024年初,辽宁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已由2017年的28户重组整合为14户,资源更为集中。

针对国有企业班子结构功能不优、干部人才储备不足、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吉林省委组织部牵头,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组织工作提质增效促国企振兴专项行动,确立省管企业“升降级”、领导人员“红黄牌”制度等38项创新举措,激发国企活力。

“我们拓宽干部来源,规范‘一把手’用人权;探索增配战略绩效包,鼓励多劳多得。”吉林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秦季章说,改革举措使企业组织架构设置更加敏捷、灵活,提升了对发展战略的支撑能力。

不断深入的改革举措让东北国企轻装上阵、焕发新生。今年前6个月,吉林省属国企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比增长15.5%,实现营业收入441亿元,同比增长6.8%;辽宁省国资委监管的省属企业在去年实现利润增长翻番的基础上,再实现同比增长80%。

要素向新 科技攻关凸显新作为

东北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国企是排头兵。

目前,中国生产的大型风电叶片碳纤维碳板,每10片中,有9片来自吉林化纤集团。

吉林化纤集团是一家有着60年历史的老国企,原本是聚焦人造丝、腈纶纤维等领域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发现,同样是“纤维”,普通纤维产品用量大,但利润低、收益小;有“黑色黄金”之称的碳纤维,生产技术门槛高、难突破,但是不仅售价高,还“一丝难求”。

下决心研发出属于中国的碳纤维,吉林化纤广纳人才组建研发团队,陆续攻克了原丝粘度不稳定、气泡杂质多等多道难关,突破了纺丝纤度高、强度低、毛丝多等各类屏障,碳纤维产业的“卡脖子”“无人区”课题陆续取得突破,吉林化纤首创的25K、35K、50K大丝束碳纤维全面投放市场。

吉林市市长王吉介绍说,近三年,吉林市碳纤维产业产值增长6倍以上,目前碳纤维原丝产能全球第一,碳丝产能全国第一。

东北地区传统国有龙头企业多,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放弃传统产业,而是根据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推动科技“赋能”国企,让老树长出新枝,用新技术优化老产业。集聚创新要素、加强创新组织,近年来,东北国企加速优化创新生态,推动传统产业强基转型。像吉林化纤这样,有了“新名片”“新动能”的老国企还有很多。

为了鼓励老国企入局“新赛道”,布局“新领域”,东北各地加大创新投入。2023年,吉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研发总投入11.7亿元,同比增长33%;黑龙江省国资委将科技研发投入强度纳入出资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指标,重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实现同比增长。辽宁强化科技创新激励和重点领域科技攻关,本钢集团、大连重工装备集团等企业成功研发一批新技术、新产品。不少企业还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升级,生产经营更加绿色低碳的同时,降本增效。

在一重集团(黑龙江)重工有限公司轧电数字化车间,依托5G专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30多台数控机床实现了机床联网和数据的实时采集。走进沈阳鼓风机集团转子车间,电子屏幕上实时滚动着每条生产线的物料等生产信息。“通过数字化系统,智能车间实现了人、机、料等生产数据的全方位线上管控,老企业也有了新面貌。”沈鼓集团董事长戴继双说,公司目前实现叶轮等核心零部件加工效率提升28.2%。

格局向新 大国重器肩负新使命

大国重器,是东北国企独树一帜的标签。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桂玉松,是一重集团(黑龙江)重工有限公司轧电制造厂18米深孔钻机台长。30多年来,桂玉松只做一件事,就是给“大国重器”进行深孔加工。通过潜心攻关,他带领团队打破了常规岛整锻低压转子全球唯一供货商——日本JSW的技术垄断,扭转了相关装备制造受制于人的局面。

曾经,新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辆地铁车、第一艘万吨轮船在东北诞生,不断攻克和解决重大装备“有无”问题,是东北央企、国企的战略格局。如今,东北研制出国产首艘航母、跨音速风洞主压缩机、“复兴号”高速动车组,以科技创新增强战略支撑托底能力,是共和国工业“长子”的新使命。

集中优势资源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加大在基础共性技术和前沿引领性技术的研究力度,东北积极构建覆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高校院所的战略合力。哈电集团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一重等43家单位组建7个创新联合体,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组建创新研究院,聚力推进产业全链条科技创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

“过去我们一直都是跟随模仿式创新,现在国外没有的我们也要干,始终站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产品垄断的第一线,实现我国系列重大技术装备从0到1的跨越。”中国一重集团科技部长郑新毅说。

从战略角度看,东北国企在维护产业安全、提高经济韧性方面持续发挥作用;从经济角度看,国企依然是东北经济的顶梁柱之一,不断升级的国企创新生态圈,越来越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正带动着东北民营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2023年,辽宁洽谈签约实施的央地合作重点项目156个,总投资近1.3万亿元。近年来,东北密集谋划央地合作项目,充分发挥央企国企资本、科技、管理、人才、市场和产业链供应链等优势,推动东北产业基础再造、结构转型升级、产业配套完善,为东北全面振兴筑牢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

(新华社长春8月17日电 记者褚晓亮、姚湜)

(责编:杨曦、李楠桦)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