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赢得战略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发布时间:2024-11-13 11:06:25 来源: sp20241113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中不断加快中国自身发展。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依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抓住历史机遇、妥善应对挑战,以自身的发展壮大世界和平的力量,更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对全球经济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面对世界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面对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依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动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贡献中国力量。

  在改革开放中抓住机遇、更好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统筹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中不断加快中国自身发展。

  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这使我们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和奋起直追的紧迫感。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大地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结束。世界的这种大变动,对中国既是重要机遇,又是严峻挑战。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成为我们党亟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课题。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时俱进的改革极大激发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

  中国的发展,得益于自身的改革,也受益于通过改革开放使本国经济与经济全球化对接。通过和平的途径对接全球的原材料、资金、技术和市场,我国创造了和平发展的现代化奇迹。进入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中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不断提升。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这标志着中国开始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勇于深化改革参与全球竞争,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开拓发展空间,成为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全球价值链的深化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和利益交融程度进一步加深。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从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到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我们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彰显,我国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历史和实践有力地说明,改革开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我们就能更好地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让党和国家事业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主要国家纷纷抢抓科技创新的制高点,竞相布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同时,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治理赤字扩大。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新的内涵。唯有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才能增强我国发展的竞争力、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是在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开启改革进程的,并通过改革形成了体制机制上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展现出了强大竞争力。今天,我们仍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比如,当前,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趋于弱化,重塑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必须通过改革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更好集聚国内外资源要素。又如,科技创新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个关键变量,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当前,我国一些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亟须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更好相适应,才能不断巩固和扩大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的制度优势。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对外开放,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开放的政策措施逐渐由传统的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等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边境措施,拓展延伸至更广泛的边境后措施,外资不仅对市场准入的领域要求更宽,而且对权益保护的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我们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更好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有效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更深入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基础上,以国际大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增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只有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才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良好外部环境,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发展进步,也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各国现代化。”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必将以自身的发展壮大世界和平的力量,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带来更多合作共赢的机遇,更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高质量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动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通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从一个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不仅是中国的巨大变化,更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巨大贡献。多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都保持在30%左右,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中国的经济发展必将再上一个新台阶。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我们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为世界提供更大规模的中国市场和中国需求,为正处在艰难复苏阶段的世界经济增添更多活力和动力,也将为全球发展新产能的培育、全球的绿色低碳转型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以高水平开放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过去40多年,中国在开放中发展了自己、惠及了世界。今日的中国已经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中国提出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在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给世界经济大循环带来梗阻和障碍的情况下,中国的举措将为世界经济提供稳定的增长预期,为世界贸易、投资增长提供更加宽广的天地。一个经济稳健前行、更加开放的中国,必将为世界带来更多新机遇、新希望。

  以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改革开放使中国更深融入经济全球化,成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积极参与者。随着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内改革和全球治理变革将产生更多交汇互动,中国将为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张各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参与全球治理,切实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中国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主张顺应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要求,解决好资源全球配置造成的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失衡问题,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各方携手破解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难题,保持全球经济增长活力与动力。站立时代潮头,新时代的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必将以自身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外交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0日 09 版)

(责编:卫嘉、曲源)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