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视听作品缘何常看常新(深观察)

发布时间:2024-12-29 00:11:42 来源: sp20241229

  《大闹天宫》剧照。

  《红楼梦》剧照。

  《亮剑》海报。

  《繁花》剧照。

  《河西走廊》海报。   本文配图均为网络图片。

  如果提到当代经典视听作品,你首先会想到哪些?是86版《西游记》、87版《红楼梦》等电视剧,还是动画片《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抑或是纪录片《话说长江》《河西走廊》?这些作品都曾在今年2月1日开播的重温经典频道播出,深受观众欢迎。

  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下,由中国广电主办、北京歌华有线承办的重温经典频道迄今已排播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超过百部,收视人群超过2亿人,累计收视时长突破11亿小时。这一现象显示了经典视听作品的广泛影响力,也反映了观众对经典视听内容的持续需求。

  日前,在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的平行论坛——重温经典论坛上,业内人士围绕“是什么力量让经典作品历久弥新”的议题展开讨论,为这一问题寻找答案。

  反映时代精神  记录社会变迁

  如果说《闯关东》《亮剑》《士兵突击》等作品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弘扬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亮剑精神,传递了不抛弃、不放弃的人生信条,因而令观众常看常新,那么《去有风的地方》《我的阿勒泰》等则因为展现了特色地域文化和不同的人生态度,受到各年龄段观众的喜爱。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经典视听作品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文艺创作的最高水平,具有跨越时空的思想穿透力、价值引领力和艺术感染力。“经典视听作品能够深刻地反映时代精神和文化价值,记录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变迁,颂扬真善美,表现人的美好理想和情感。它们不仅记录了历史,更是历史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李京盛说。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推出了一系列优秀视听作品,彰显了首都风范、古都风云、时代风貌。如《渴望》《情满四合院》《觉醒年代》等作品,以较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铸就了一代代观众心中的经典。

  《情满四合院》导演刘家成是京味剧创作的代表人物。他表示,这部剧传递了“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与人为善的道德观等,而且通过平民化、有烟火气的表现形式,感染打动了观众。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影”)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隽表示,多年来,上影人引以为豪的是,许多人常说“我是看着上影的作品长大的”。已经成立75年的上影,不但拍摄了许多优秀电影,也推出了300多部电视剧、500多部(集)美术动画片。《围城》《孽债》《亮剑》《繁花》等优秀电视剧凝结着上影人的心血。上影出品的《哪吒闹海》《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等动画片重播率很高。

  王隽认为,经典作品中蕴含丰富的时代气息、思想气息、生活气息、艺术气息,“重温经典,成为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精神刚需’。”

  塑造生动人物  激发情感共鸣

  《渴望》中的刘慧芳、《上海滩》中的许文强、《繁花》中的宝总……一提到经典作品,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其中那些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角色,他们是经典作品能够深入人心、持久流传的关键要素之一。这些角色通常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深刻的内涵,能够反映社会现实或触及普遍情感,角色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也使作品不断被新一代观众发现和欣赏,从而得以广泛传播,在人们的文化记忆中长久占据一席之地,而这些角色和故事也成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一个角色的高度决定了一部戏的高度,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决定了一部戏的生命力。”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王茜华说。多年来,她成功塑造了《当家的女人》中的张菊香、《岁岁年年柿柿红》中的杨柿红等农村女性角色,还因出色地饰演张菊香,获得第二十四届“飞天奖”最佳女演员奖。

  为了演好张菊香这个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农村女性,在《当家的女人》拍摄过程中,无论是洗衣做饭、养牛的戏,还是去砖窑背砖、下地种麦子的戏,抑或是开手扶拖拉机、大卡车的戏,王茜华都拒绝使用替身,亲力亲为。她说:“张菊香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从骑自行车、拉架子车,到开手扶拖拉机、开大卡车,最后开上小轿车,构成人物完整的成长过程。我都要自己演,而且演得真实可信。”王茜华演活了张菊香,也助力这部作品成为经典。

  《情满四合院》中的傻柱至今令许多观众印象深刻。刘家成认为,要成功地塑造角色,必须抓住人物特点,塑造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这部剧讲述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发生在北京四合院里的百姓故事、生活变迁。傻柱既有北京人的家国情怀以及仗义、知恩图报的一面,也有有仇必报的一面,一口“京片子”得理不饶人。这个角色的丰富性深深吸引了观众,他的成长和转变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在社会变迁中的适应与超越,不仅增加了剧情的深度,也增强了作品的生命力。

  创新艺术表达  善用数字技术

  在艺术创作中,创新是决定作品能否吸引观众并留存后世的关键。业内人士认为,即使是传统经典作品,也需要不断地用新技术和新的艺术手法重新诠释,以适应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欣赏习惯。

  几年前的一台晚会上,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的老爷爷老奶奶们演唱了流行歌曲《少年》,这个节目至今令许多观众记忆犹新。这群平均70多岁的老年人带上红领结,挽起白衬衫的袖口,虽然两鬓斑白、脸上爬满皱纹,却依然嗓音清亮,激情满怀,活力四射。这一极富感染力的表演在互联网瞬间刷屏。节目颠覆了流行音乐与老年群体之间的传统界限,老人们以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浓厚的情感重新诠释这首歌,赋予它更深刻的内涵。策划这个节目的唯众传媒&星野拾光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杨晖,还曾参与策划制作《开讲啦》《中国中医药大会》《超级语文课》等综艺节目,以创新精神和对高品质内容的坚持,多年来在业内得到广泛认可。她强调,创新性对文艺作品能否成为经典至关重要,同时,视听工作者必须充分利用电视媒体和网络平台,对经典视听作品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传播。

  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纪录片制作人李东珅是《河西走廊》的总制片人。他介绍,10年前,这部纪录片未播出时,由于其打破常规的表现手法和影像语言,让播出平台负责人有些忐忑。令人惊喜的是,该片播出后备受好评,其情景再现的手法、电影化的叙事方式以及航拍、延时摄影、慢动作和动画等技法的大量运用,影响了国产纪录片创作,很多业内人士至今对该片津津乐道。李东珅说:“创新是有风险的,但是一部作品如果不能在它所处的时代引领其他作品往前走一点,就不可能成为经典。”

  近10年来,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导演滕俊杰拍摄了一系列戏曲电影,将《霸王别姬》《锁麟囊》《萧何月下追韩信》等经典戏曲作品搬上银幕,不仅保留了戏曲艺术的魅力,也为电影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拍摄中,他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如《霸王别姬》是国内第一部3D全景声戏曲电影,《曹操与杨修》使用了8K超高清技术。在另外一些电影作品中,滕俊杰还运用了CG合成技术、VR技术等,为海内外戏迷带来新体验,多部戏曲影片在美国、法国放映,受到赞扬。

  经典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它们对过去的记录和反映,更在于它们对未来的启示和影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杨国瑞向视听工作者发出倡议,希望他们珍惜经典,传承经典,创造经典,更好地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广播电视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重温经典,视听工作者可以汲取宝贵养分,激发创新灵感,创作出更多新经典。

(责编:卫嘉、白宇)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