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

发布时间:2024-12-02 10:34:38 来源: sp20241202

  年轻的朋友来问:你如何成了演员李雪健?

  我走的路不平坦,有过不少坎坷。当过工人,当过兵,当过好几年业余演员,专业演员是从匪兵甲、乙演起。这二十年,又得了两场大病,去鬼门关走了两遭。看到观众喜欢我的作品,比我还高兴的是我的医生们,我也是他们的作品。

  我又是一个幸运儿,我的今天来之不易。我对“演员”这个名号很珍惜,用角色跟观众交朋友,这辈子没有白活。既然活下来了,就要活得更有意思,接着演,把精气神都在角色上抖落。

  一

  一个人的成长,总离不开时代,和他所经历的生活。我生于上世纪50年代,童年在山东菏泽巨野县田庄公社度过。在农村,我接触到的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有一些人,我始终忘不了。

  那是打麦时节,我挥着鞭子,跟着羊倌学放羊。忽然,乌云翻滚,紧接着就是大雨滂沱。哪一条是回家的路?我和羊倌有了分歧。我走上另外一条路,天越来越黑,怎么也找不到家。我迷路了,在一棵大树下躲雨。

  忽然,一双大手把我从树底下拉了出来,是一位慈祥的老大爷。他把我带到打麦场的家,让我进屋避雨、晾衣服。那一夜,我高烧不退,老大爷一夜没睡,照看这个不知从哪里来的迷路的孩子。

  天亮了,耳边响起一阵熟悉的自行车铃声。我爹挨家挨户找来了。我爹对老大爷千恩万谢,我心里奇怪:他压根不认识我,为啥对我这么好?

  我爹说:人要行善。成年后,我有了最喜欢的四字格言:好有好报。

  十一岁那年,我爹接到调令。我们举家南下,横穿大半个中国,到了贵州凯里。因为会山东柳琴戏、山东快板、山东快书,我进了学校宣传队。在凯里乡下的“三月三”,我学会了唱山歌。

  走上社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凯里的国营210厂当车工,也在工厂宣传队唱歌、跳群舞、唱京剧。那时候,我的偶像是北影厂的安震江,不是陈强。因为安震江演的都是小反派,我知道自己的条件够不着大反派。

  1973年入伍,我到了云南山沟里二炮的一个基地。半年是工程兵,跟大伙儿一起打山洞、挖坑道;半年在业余宣传队,给大伙儿演部队的生活。

  一次,昆明军区杂技队到我们那里演出。连队没有舞台,大伙儿用石头、木头架起了野台子,我们业余宣传队就在一边帮忙搬东西、做服务。一位老大姐演《高台定车》。突然来了一阵山风,啪,老大姐连人带车掉下来了。我们赶紧把她扶到侧台,她连着吐了两口血,又上台了。

  演完了,好几百人目送她走到车上,鸦雀无声。车子开动,战士们掌声雷动,一直到车子开远,再也看不见。

  说她是老大姐,也不过二十五六岁。那次之后,只要有机会路过昆明,我都要到杂技队的大门口去看一看。明知道见不着,但不去,心里就过不去。在门口转一转,也是一种寄托。我成了她的粉丝。

  什么是艺术?人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艺术与人生有什么关系?我在懵懵懂懂中开始思考。

  因为敬仰,我演了赵树理。赵树理与别的作家不同,他是文人,又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他不是下乡体验生活,而是长年住在乡下;他不是为了寻找题材而去到生活里,而是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他曾经为了提高老乡们的文化水平,鼓舞他们参加革命,念作家的文章给老乡们听。没多久,老乡们都跑了。为啥?听不懂。之后,他长期在乡下,去了解百姓们想什么、需要什么。这才有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职业演员来说,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生活几乎不可能是一条笔直大道,贫瘠也是财富,坑坑洼洼、曲折崎岖也是命运的赠予。哪怕是苦涩味的赠予,也能酿造甜蜜丰硕的艺术果实。

  二

  做什么样的演员,演什么样的戏,前辈们给我很多影响。李大钊、宋大成、焦裕禄、杨善洲、甘祖昌……我跟作品里的每一个人物交过心,他们也给我带来心灵的洗涤。

  电影《焦裕禄》引起轰动,我始料未及。拍《焦裕禄》时,改革开放十年了,国民经济发展很快,各种思潮冲击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念。揣着各个年代关于焦裕禄的书,我登上了南去的列车,我想知道,焦裕禄只在兰考待了一年多,老百姓为啥对他念念不忘?

  有天晚上,在兰考拍焦裕禄带领县委一班人察看逃荒灾民的一场戏。我走进人群,一位大娘突然大喊:“焦书记来啦!”抽泣声、呜咽声响了起来。一位老大爷拉着我的手,说:“老焦啊,如今俺们不愁吃、不愁穿,你,有钱花吗?”

  我和导演再也忍不住了,拍摄也不得不暂停。

  焦裕禄病重,在大家的一再催促下,决定去住院,他要和三十六万兰考人民告别了。拍这场戏时,导演喊了一声:“焦书记要走了,大家送送他。”乡亲们就涌上来了。鸡蛋、红枣、干粮,大家把自家的篮子装得满满。这场戏拍完,剧组要付给一位大娘酬金。大娘拒绝了,转身离去时,说了一句:“为焦书记做点事,还要钱,那成什么啦!”

  老百姓为啥对焦裕禄念念不忘?大家为啥喜欢《焦裕禄》这部电影?因为焦书记留下的是精神。

  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我希望,塑造出一个个有民族魂的人物。

  在电影《横空出世》里,我演冯石将军。那年是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我们想为祖国母亲的生日献点什么。四十多摄氏度的高温,大伙儿穿着棉袄,不用化妆嘴唇就是裂的,抓起一把把沙子往脸上扬……我们不觉得苦,心里沸腾着。“横空出世”一声震天怒吼,中国人的腰杆子更直了。如果说,冯石将军他们的付出是一百,他们得到的回报只是一,太不成比例。他们的身上,有坚硬的民族精神。

  我在《流浪地球2》里演了外交人员周喆直。郭帆导演找到我,给我看了剧本,还给了我两大摞资料,里面写了三十年后关于科技的各种可能。郭帆导演说,这个人是三十年后,中国在世界上的一个代言人。

  电影里,为了解决月球危机,给后续流浪地球计划提供足够助力,需要将地球上的全部核武器运到月球引爆。面对绝望和放弃,周喆直发出“点火”的命令。“危难当前,唯有责任”,这是中国人的担当。

  《封神榜》的故事,我在童年就听过。小时候,在路边小书摊,一分钱看两本连环画,我最喜欢的是《岳飞传》《杨家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封神榜》。在《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里,我演了西伯侯姬昌。这个人物身上体现了一个“忍”字。他的国家很小,人口也不多,他想改变穷人的生活,让自己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为了和平、团结,他选择了忍,忍常人难以忍受之忍,是为大勇。这也是我们民族性格里的一种。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家用文字,音乐家用音符,歌唱家用声乐,我们演员用的是表演。我们从事的不是一般职业,表现好了是艺术家,再表现好了是心灵工程师。对演员这个职业,光热爱还不够,要敬重。角色面前,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不论主角还是龙套,刻画人物都不能满足于“像”,要追求“是”。把自己融化在人物里,是我的追求,我的职责。

  三

  演员跟着角色沾光,观众往往把对角色的感情寄托在演员身上。演《渴望》《焦裕禄》那一年,我突然“火”了。很多熟悉的、陌生的观众给我写信,一拨拨记者到我家里。我上火,急到牙疼,到北京朝阳医院、灯市口医院拔掉了三颗牙。

  一个角色的成功不是某个人决定的,它是集体的创作,也有观众的捧场。我的作品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但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和观众的感情产生了共鸣,这些不足,观众就原谅了,光念了演员的好。观众给予的太多了,我告诉自己要清醒。

  因为姬昌这个角色,2023年的“金鸡奖”授予我“最佳男配角”。距离上一次拿到“金鸡”,隔了三十多年。后台采访时,记者问我的心情。我脱口而出:“我愿意为电影‘玩命’。”艺术是演员职业的命根子,这个荣誉,是评价我还是一个能为人民服务的老演员。我快乐,感觉前景无限。

  我喜欢一句话:“日日是好日。”意思是,不管人生遭遇如何,都把每一天当作好日子来过。养病期间,我有了写字画画的爱好,起了“逞能李”这个笔名。在表演这件事情上,我愿意“逞能”,不“玩命”感觉对不起观众,对不起大家的期待。

  参加完“金鸡奖”,我悄悄去了趟福建东山县,那里是谷文昌工作过的地方。我想看看,为什么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是“先祭谷公,再拜祖宗”,我还想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迹”,而是默默无闻奉献的人。演了焦裕禄、杨善洲,我还想演谷文昌,完成我的“县委书记三部曲”。可惜,年纪大了,演不了了,只能“梦中圆梦”。

  到了我这个岁数,常常想的是:人,来到这个世界是偶然的,离开是必然的。从不懂事到懂事,到有职业去做事,你留下些什么,你要带走什么?

  我想,留下一个好名声。好名声,是一辈子的表现。我想,把人生的遗憾带走。

  认认真真演戏,清清白白做人。

  (任姗姗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8日 20 版)

(责编:赵欣悦、岳弘彬)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