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向“绿”而行 科技助力煤电低碳化改造

发布时间:2024-11-17 01:55:51 来源: sp20241117

当前,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如何推进煤电机组清洁低碳化发展,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公布《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首批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项目全部开工,转化应用一批煤电低碳发电技术;相关项目度电碳排放较2023年同类煤电机组平均碳排放水平降低20%左右、显著低于现役先进煤电机组碳排放水平,为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探索有益经验。

基于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经多年发展,我国形成了以煤电为主体的电力体系。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煤电装机容量约11.7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40%,发电用煤约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60%,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

“通过持续改造升级,推动煤电碳排放达到气电水平,有助于减少煤炭使用和碳排放,是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煤电行业核心竞争力、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举措,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意义重大。”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臻说。

《行动方案》提出了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3种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方式。《行动方案》要求,加强煤电掺烧生物质、低成本绿氨制备、高比例掺烧农作物秸秆等技术攻关,加快煤电烟气二氧化碳捕集降耗、吸收剂减损、大型塔内件传质性能提升等技术研发,补齐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咸水层封存等技术短板。

“长期以来,我国积极实施煤电节能改造,‘十三五’和‘十四五’前3年全国平均供电煤耗分别下降9.9克/千瓦时和1.6克/千瓦时,煤电机组碳排放水平逐步降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主任张琳说,通过科技创新迭代,推动低碳煤电项目建造和运行成本持续下降,是推动煤电清洁低碳转型的主要动力。

近年来,多地加大科技创新,推进煤电低碳化改造。在山东,大型燃煤机组COAP技术(低温法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首套验证工程日前在华能临沂电厂通过168小时试运行,实现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等多污染物的一体化高效吸附脱除和近零排放控制,发电机组烟气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均低于1毫克/标立方米,优于超低排放标准。在江苏,泰州电厂5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及综合利用(CCUS)示范项目自2023年6月投入运行以来,已销售二氧化碳超20万吨,实现了捕集二氧化碳的100%消纳利用。

“推进煤电低碳化技术创新,要统筹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骨干企业等创新资源,发挥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形成自主创新强大合力。”刘吉臻建议,针对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中存在的堵点卡点问题,要集中优势力量攻克短板弱项,为实现煤电行业规模化降碳探索更多可靠技术路径。

(责编:王震、吕骞)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