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享受文化艺术滋养的美好时光(人文观察)

发布时间:2024-11-24 04:06:24 来源: sp20241124

  在浙江省文化馆,京剧班学员学唱《贵妃醉酒》选段。   陈中秋摄

  湖南省株洲市文化馆学员在街头艺术站表演节目。   王 伟摄

  老师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馆教授盘扣技艺。   冯 迪摄

  白天上班、晚上上课,平时上班、周末上课,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在业余时间走进文化馆,学知识、学技能,陶冶身心、结交朋友,城市因文化的滋润散发出别样温暖。

  当前,城市年轻人的物质生活日渐丰盈,对充实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日渐提高。多地文化馆供其所需,夜间开放、错时服务,照亮了忙碌的城市夜归人……

  抢到课程很幸运,学到知识很开心,演出后很自豪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期待周三晚上的到来。”24岁的尤嘉豪在医院工作,去年下半年的每周三,他下班后都会骑行40分钟来到浙江省文化馆。“我们整个办公室都在抢培训课,只有我抢到了。”尤嘉豪说起来很有成就感,“每次上课都是一次享受,学员们主动要求‘拖堂’是家常便饭。”

  书法、京剧、盘扣技艺,大提琴、芭蕾舞、整理收纳……2023年,浙江省文化馆的夜晚和周末时间,常常灯火通明。“学起来”“动起来”“玩起来”,市民纷纷点赞。

  2023年底,浙江省文化馆“文艺赋美”全民艺术学堂培训成果展演和培训成果展览举行。有学员带来合唱、话剧、流行声乐、古筝等演出,有学员展示书法、摄影、雕坯瓷、盘扣等作品,让观众直呼“精彩”。

  谁能想到,几个月前,不少台上自信的演员,还是首次接触这门艺术的“门外汉”;不少潇洒的毛笔书法作品,也出自毫无基础的学员之手。

  “从抢到文化馆培训课的那一刻起,‘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90后女孩王琴和赵雪此前都没接触过大提琴,“一直很想学,没机会”。去年9月,她们抢到了浙江省文化馆大提琴培训班名额,并成为好友。

  “虽然每次都要坐1小时地铁赶来上课,但这是每天最开心的事之一。学最想学的乐器,认识不同的人,很有意义。”赵雪笑着说。

  文化馆里,像王琴和赵雪一样的90后、00后学员不在少数。“抢到课程很幸运,学到知识很开心,演出后很自豪!”年轻人如此吐露心声。

  接受培训后,越来越多人表达了走上舞台的渴望。购买器材、组织团队、搭建舞台……文化馆继续自我加压,让学员尽情展示才艺。

  夜幕降临,婉转的音乐、曼妙的舞蹈在湖南省株洲市湘江两岸风光带、商圈广场、公园景区等公共空间接连上演。表演群体中,80%以上都是中青年,除去表演本身,他们放松的状态、自信的表达、真诚的笑容,感染了许多市民和游客。

  “我们从去年开始,积极在街头巷尾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景、微舞台‘街头艺术站’,让学员不仅在培训中学到技艺,还能有机会登台展示,当主角、赢掌声。”株洲市文化馆馆长龙晶晴说。

  或传承传统风格,或延续工业厂房设计,或充满现代流行元素……漫步株洲,艺术站的舞台空间各异,基本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很有特色;器乐演奏、魔术杂耍、炫酷街舞、戏曲表演、非遗技艺等文艺演出,各有各的看点。据统计,2023年,株洲全市16个站点完成常态化演出1100余场次,主题活动近200场次,惠及群众15万余人次。

  “艺术站很便捷,街巷边就有舞台;很美观,风景区里欣赏歌舞”“既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也成了展示城市精神风貌的窗口”……市民和游客在线上线下留下好评。

  文化馆精心细心安排,提升服务效能

  “从2014年开始,浙江省文化馆每年春、夏、秋三个季节都会开展公益课程培训。只是培训时间多集中在工作日,基本只能服务老人、小朋友等一部分群体,内容也比较传统,与‘全民艺术普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浙江省文化馆馆长阮静说。

  2021年印发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强群众文化艺术培训,使各级文化馆成为城乡居民的终身美育学校。”

  2022年,浙江省文化馆希望做出突破,为此进行了广泛调研。

  如今的城市里,外来人口占比都不低,其中不少是年轻人。调研结果显示,“上班族”几乎都表达了对文化艺术的迫切需求。“年轻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上去了,但他们更需要丰富、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文化馆,我们应该行动起来,让年轻人获得知识、获得文化熏陶,感受到文化的温度、城市的温度。”阮静表示。

  为了方便“上班族”,2023年,浙江省文化馆推出157门课程,时间上主要集中在每天19点以后和周末,全年培训超过3100课时,惠及学员达9万余人次。

  围绕“人们喜欢的身边艺术形式是什么”“当下流行什么文化元素”等问题,去年年初,株洲市文化馆也组成了20个调研小组,深入小区、学校、社团、培训机构,发放问卷5000余份,为的是让服务精准对接年轻人的期待。以调研为依据,茶艺、湘绣、八段锦、吉他、萨克斯等晚间和周末培训火热开展起来;株洲街头艺术站也确定了“民间高手出圈地”“市民游客打卡地”的风格与定位。

  “我们在业余时间来文化馆接受专业指导,晚上再到艺术站展现自我。”市民谭美玲每周四晚准时到文化馆学习合唱,“一节课不落下,释放压力,舒缓情绪”。她兴奋地说:“文化馆的师资强,学员学得好;艺术站的平台好,学员唱得好。现在合唱团已经有了很多粉丝。我们幸福感满满!”

  年轻人对文化馆的课程与周到服务表现出如此大的渴望与热情,并打出高分,让文化馆老师很有成就感。龙晶晴说:“我们会不断优化服务细节,继续提升服务效能。”

  用所学所长、精神气质感染更多人

  折叠、缝纫、盘绕……在老师的细心引导下,一个个普通的布条变成了蕴含着美好寓意的蝴蝶扣、梅花扣、寿形扣。取其形,延其意,一节课后,不仅了解了盘扣制作背后蕴含的对美的追求,学员还能收获到自己亲手制作的胸针、挂饰、书签。

  “在这里上课,老师有的是非遗传承人,有的是资深手艺人,也有文化馆的专业教师。”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馆馆长甘楠说,“文化馆有优质、稳定的师资资源和组织能力,目前从艺培机构聘用的老师和本馆老师各占一半。在开课前会进行试讲试听,我们对课程质量统一把关和评估,保证授课内容的优质性。”

  实际上,开展如此丰富的培训和活动,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文化馆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必须整合各类资源。《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各地以文化馆为主导,联合社会艺术培训机构,组建全民艺术普及联盟,搭建推广平台。”

  黄滢是杭州一家商业机构的美妆老师,在浙江省文化馆开设了美妆课。她说:“文化馆这么信任我们,提供优质课程是义不容辞的。当然我们也希望通过文化馆的平台,擦亮企业的优质形象。我们彼此需要、互相赋能。”

  学员在文化馆接受公益培训后,也在付出与奉献,进一步放大着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街头艺术站就是很好的志愿服务平台,学员在这里展现全民艺术普及的积极成果,吸引了更多人爱上艺术、走进文化馆。”龙晶晴说,“此外,市民接受文艺培训,畅快了心情,友善了彼此,也进一步加速培育孵化了社区文体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目前全市的志愿服务组织达117个,包含志愿者3162人。去年,志愿者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参与或承办了上千场文体活动。”

  “学员积极行动,反哺社会,用所学所长、精神气质感染更多人,让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展现出盎然生机。”龙晶晴感慨。

  报名“火爆”,抢课“秒空”……一段时间以来,全社会对培训资源不足、抢课难的反馈越来越多,阮静也在思考如何既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又满足更多群众的需求,“我们将发动杭州市各级文化馆参与联动,让更多的文艺工作者、非遗传承人等参与进来,逐步使‘家门口的培训’成为可能。”

  小伙尤嘉豪已经准备好了继续“抢课”,“我会珍惜每次上课的机会,放下手机、拥抱所爱,享受文艺滋养的美好时光。”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5日 07 版)

(责编:白宇、卫嘉)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