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枫景”|“枫桥经验”一甲子,传承密码在“浙”里

发布时间:2025-01-02 02:18:54 来源: sp20250102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青 王春

  见习记者 张运恒 刘琳 方芳

  “枫桥经验”是一个讲了一甲子,仍在延续的传奇故事。

  1963年,浙江绍兴诸暨枫桥镇的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好经验,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

  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绍兴市考察,为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明了方向——“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60年来,发端于枫桥小镇的“枫桥经验”,在实践中形成了“群众唱主角,干部来引导,德法加智治,有事当地了”的新时代特征,在浙江遍地开花结果,于全国各地大放异彩,迸发出穿越时空的旺盛生命力。实践充分证明,“枫桥经验”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是我国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金字招牌”。

  记者近日来到浙江,在这片孕育发展了“枫桥经验”的沃土,探寻“枫桥经验”60年来历久弥新的传承密码。

  密码一: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

  “到径山,吃茶去!”坐在百年香樟树下,几碗径山热茶。

  一下午,茶色渐淡,聊兴仍浓。树干上的“樟树下议事”木制字牌,依稀可以看出岁月的痕迹。

  漫步在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的村道上,入眼是村落围墙的青砖灰瓦、山石绿植,别有一番宁静安然的山野之趣。

  “这些美景,都是村民商量出来的结果。”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林国荣告诉记者。

  过去,家家户户的老围墙两、三米高,裹紧了农家院子,也挡住了整个乡村的景观视野,成为小古城村向村落景区发展的一道坎。

  2018年,村党委在钱三村民小组试点降低围墙。为此,村干部花了一个月,挨家挨户入户了解情况。排查结束后,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在“樟树下议事”——

  “我的围墙打得那么好,为什么要让我拆掉?”

  “安全问题怎么办?”

  “拆了之后,我家院子不是谁都能看见了?”

  面对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疑问不断。对于这些问题,村干部早已提前做好了答案:全部路口安装监控,加强安全巡逻,讲清“经济账”“长远账”。此外,还提供了三套围墙方案与村民共同协商讨论。

  渐渐地,村民们心里的疙瘩解开了,不仅同意围墙改造方案,还主动参与提升乡村之美。转角做圆,街道拓宽,有的村民们无偿让出自家土地。有的村民提出,“千墙一面”不好看,一定要保留自己的记忆“符号”。于是,每家每户的新围墙上,都嵌着山石、老砖、石墩、石墨等户主珍藏的“老物件”。

  这些村民主动提出的“微改造”让村子韵味十足。八方来客络绎不绝,食有茶经餐厅,饮有径山禅茶,观有阳光农场,住有老杭大民宿……小古城村“众人的事众人商量”,打造了属于所有人的“山水间的家”,让家门口的“共富路”越拓越宽,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百年香樟下,一张圆桌与一道道围墙道出了“枫桥经验”历久弥新的第一重密码——百姓事、百姓议,大家事、大家办。从杭州小古城村“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实践,到温岭市“民主恳谈”,再到宁波市象山县推广“村民说事”制度等做法,浙江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自治机制,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引领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让这项源于群众创造的基层工作经验,回归于群众实践。

  密码二:坚持党建统领干部来引导

  白杨街道是杭州市钱塘区经济发展的“起锚地”,也是新杭州人的“筑梦工厂”。大创小镇、杭州综合保税区都在这里。

  白杨街道邻里社区是杭州首个专门服务外来务工人员的新型社区,集聚了近万名技术工人。作为城市的“毛细血管”,邻里社区拼接了“新杭州人”的工作与生活。他们参与这座城市的建设,也渴望融入这里。

  如何让平均年龄21岁的产业工人,安心在这里扎根?邻里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敏华提供了一个答案——除了“身融”,更要“心融”。在成为社区党支部书记前,张敏华做过打工妹、仓库保管员、前台服务员等多个职业。了解打工人的她逢人便说:“就当是你们老家的村子,我就是‘村长’。”

  为了凝聚更多力量,张敏华组织邻里社区和十多家企业组建了“邻聚力党建共同体”,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帮助年轻的“新杭州人”感受城市的温度。

  某天一早,张敏华接到了邻里社区美食广场某餐饮店邱老板的电话。第一句话就是:“张书记,我来这里认识的人又少,不知道找谁,看了看手机里存着您的号码,希望社区帮帮忙!”原来,餐饮店老板邱老板想在店铺租期满后回老家,但店铺和5名员工宿舍到期时间有十几天的间隔。期间店铺的伙计们住哪里?大量衣物行李怎么储存?无可奈何下,他找到邻里社区寻求帮助。

  于是,张敏华马上派邻里社区党支部成员实地了解情况,经过社区“邻聚力”党建联建机制,联动某物业公司为其寻找短租公寓。在各方资源的联动支援下,邱老板在周边小区租到了合适的房子,解了燃眉之急。他感激地说道:“没想到社区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离开的居民还是很热心,这几年感受到了社区的照顾和服务,很感动!”

  在邻里社区,无数和邱老板一样的产业工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们也用自身行动回馈社区,实现双向奔赴:有人下班赶到门岗做交通安全劝导员,有人用技术所长解决水泵维修难题,还有人每月参加志愿街区服务免费为大家理发,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及他们的家人,真正把这里当作温暖的“第二故乡”。

  邻里社区的故事,让我们找到了“枫桥经验”历久弥新的第二重密码——党建引领、干部带头,是激活基层治理的红色引擎。党建统领网格智治,全面构建“村(社区)—网格—微网格(楼道、楼栋)”治理体系;打造“民呼我为”统一平台,实现社情民意全渠道收集、全天候倾听、全闭环处置……近年来,浙江始终坚持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把党的领导与群众自治有机统一起来,推动各级党员干部主动靠前一步,把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解决在当时当地。

  密码三:培育社会组织促共建共享

  “如果您有一个守护平安的‘警察梦’,如果您有一副乐于奉献的‘热心肠’,那就加入我们吧!”走进“红枫林”义警服务发展中心,门口一张落款为“陈大侠”“周女侠”的海报吸引了过路人的眼球。

  “我们是一家初创的社会组织,申请加入红枫林,希望能在团队建设和资源链接方面帮我们一把……”今年7月中旬,诸暨市旭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桂兰,向诸暨市红枫林义警服务发展中心提交了入驻申请书,很快就得到了回应。

  “91岁高龄老人山林走失,请求协助。”贵州籍退伍军人罗勇接到通知,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参与搜寻,经过数小时救援,老人被平安送到山下。罗勇加入民安公益救援队的想法,源于前不久看到的招募令。

  线上线下发布招募令,鼓励和帮助有志于平安建设的群众,是“红枫林”服务入驻社会组织的众多方式中的一种。今年5月,全国首家义警发展类慈善组织——诸暨市红枫林义警服务发展中心成立。红枫义警、调解志愿者联合会、蓝天救援……在随后的3个多月时间里,8支平安类社会组织加入了红枫林“进修班”,在枫桥派出所的精心指导下,培育出先枫护苗、错峰反诈、河道义警防溺水、反家暴、少年义警队伍培育、金牌调解薪火传承等12颗“平安种子”,“平安网络”越织越密。其间,枫桥镇更实现了电诈发案数同比下降51%、主要河道水域零溺亡等诸多成效。

  在千年枫桥镇,一颗颗“平安种子”与一张“平安网”彰显了“枫桥经验”历久弥新的第三重密码——培育社会组织促共建共享。桐乡市“乌镇管家”、杭州市“武林大妈”、舟山市“东海渔嫂”等社会治理品牌队伍,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投身基层治理工作,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初具雏形。

  回望一甲子,“枫桥经验”不断被赋予新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特征。

  但是,不变的是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的内在基因,是“党的领导”这一政治灵魂。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路走来,浙江始终坚持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把党的领导与群众自治有机统一起来。在与群众的相濡以沫、相依相惜中,实现了“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评判、治理成果让群众共享”。

  新时代新征程,枫桥的故事不会结束。平安的蓝图,也将再谱新篇。

  【专家点评】

  “枫桥经验”是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浙江是“枫桥经验”的发源地,更是其创新发展的试验田。浙江杭州、绍兴等地的实践探索,反映出新时代“枫桥经验”已经贯穿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构建起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格局。“枫桥经验”能够历久弥新,在村民自治、社区治理、纠纷化解、志愿服务等城乡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制度“密码”就在于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通过调动城乡群众、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自主自治的积极性,打造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群众唱主角、干部来引导、德法加智治、有事当地了”可谓是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诠释,更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方法的全新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刘君博)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编辑:刘湃】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