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 06:14:58 来源: sp20250108
图①:井慧芳给学生上课。 苏 鑫摄 图②:24年前,即将前往且末任教的毕业生们。 保定学院供图 图③:长在且末县沙漠里的胡杨林。 苏 鑫摄 图④:毕业于保定学院的周正国给学生上课。 苏 鑫摄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曾多次给基层教师回信,勉励他们“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广大教师牢记嘱托,坚持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努力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边缘躬耕三尺讲台,哺育一届届学子走出大漠;将“国培”课堂的先进教育理念带回大山,为山里孩子接受良好教育而不懈奋斗;大学生积极加入支教志愿服务队,在基层支教中收获自身成长甚至走上教师岗位……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师共有1891.8万人,支撑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他们有理想、有担当,写下了充满激情和奋斗的人生历程;他们有情怀、爱奉献,为了学校发展和学生进步全力以赴。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9月10日是第四十个教师节。日前,本报记者走近总书记曾回信的几个教师群体,讲述他们跨越山海、奔赴基层,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滋润乡村教育沃土的动人故事。
——编 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与昆仑山脉之间,曾是国内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许多人眼里,这个地方遥远而陌生。
2000年,15名河北保定学院毕业生踏上西行的列车,几经辗转,来到且末任教,在讲台上一站就是24年。24年来,一批批孩子在他们的教导下茁壮成长。他们则像一棵棵红柳,扎根西部,为广袤的土地带去无尽的生命力。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勉励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回信10年后,他们还坚守在这片土地,继续发光发热。
从土坯房到现代化校园,24年间学校变了模样
井慧芳今年在且末一中高三年级教语文,上午最后一节课正赶上她上课,教室在教学楼3楼。头戴式耳麦让她不用特别大声,坐在后排的同学也能听清楚。打开电子教学屏,选择提前准备好的课件,要展示给同学们的内容就出现在屏幕上,写板书可以用电子笔。
“和当年相比,条件好了不止一点点,粉笔几乎成了过去时,老师上课把嗓子喊哑的情况也很少见了。”井慧芳说的是英语老师旬轶娜,24年前,刚刚站上讲台的她,第三个月嗓子就发不出声音了,医生诊断为“声带不闭合”,病因是天气干燥和用嗓过度。
如今的且末,高楼林立,街道宽阔,草木葱茏,城乡公路四通八达。在城外的治沙基地,一行行红柳铺展着绿意。学校里有新建的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去处。
在且末二中教体育的王建超至今记得刚到且末时看到的学校:校园大门陈旧,教室是土坯房,围墙是土墙,土操场上,只有一个破旧的篮球架。如今,宽敞的塑胶跑道和体育馆都已经从图纸变成了现实。
15名老师的到来,给且末的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帮助一批又一批各族学生成长成才。2003年,他们从初一带到初三的第一批毕业生,中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在全州名列前茅,大家都对这群河北来的年轻人刮目相看。
2010年,井慧芳带的班上29人全部考入本科院校,其中18人考上一本,这样的单班成绩在且末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据且末县教科局统计,2023年且末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51.45%,较2004年的30.6%大幅提升。
生活上的变化更是喜人。刚到且末时,大家几乎三四年才有机会回一次家。但最近几年,他们回家次数明显多了,尉且沙漠公路通车,且末县到库尔勒市的公路距离缩短了约350公里;和若铁路通车,且末县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且末玉都机场通航,坐上飞机不到一小时就能到库尔勒,出行选择越来越多。“和家乡的距离‘越来越短’,最快一天多就能到!”且末一中语文老师李桂芝说。
从保定到且末,奔赴3300多公里的选择
时间的指针回到24年前,一次改变人生的选择摆在了15个年轻人面前。
“我是从新疆来的,那里特别缺老师,你们谁愿意去?”2000年3月,且末中学校长段军来到河北保定招聘教师,当年9月开学升初中的学生有7个班,班主任只有一个,任课教师也不足。
中文系的李桂芝听完段军这番话,脑海中浮现一个画面:一群孩子睁着渴望知识的眼睛,出神地望着远方,等着老师给他们上课。“希望将我所学的东西,带到有需要的地方去,真正帮助到那里的孩子们。”
22岁的李桂芝充满渴望,期待着去改变那个遥远的、未知的小城里孩子们的命运。
这次招聘,段军从保定学院签下了15个人,到且末前,没有人来过新疆。
李桂芝对新疆的印象全部来自课本:蓝天与白云、广阔的草原,牛羊成群、瓜果飘香。
如今在且末一中教历史的侯朝茹是从段军那里得知且末属于偏远地区,享受特殊补贴,转正后每月能拿到681元,“上大学的钱都是找亲戚借的,我想尽快还钱。”
王建超在电视上看过西部大开发宣传片,那里有一眼望不到头的油菜花,与花为伴的生活让人向往,就放弃了专升本的机会奔赴新疆。
…………
2000年8月6日,15名毕业生从保定出发,坐了三天两夜的绿皮硬座火车到了库尔勒,住了一晚,又坐上县里派来接他们的中巴车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一路上绿色越来越少,路两边是一成不变的黄色,直到车辆驶入且末县城,眼前的绿色又多了起来。“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还有鲜花盛开。五天四夜,走了3300多公里,终于和且末相见了。”井慧芳回忆。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县领导在学校门口迎接大家。“学校门口的土路湿漉漉的,那是当地欢迎来宾的最高礼遇,在路面洒水,压住了平时能盖到脚面的浮土。”李桂芝感受到了当地对他们这群年轻老师的重视,“也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
两年后,大家面临了一场离别:因为家庭原因,学校有位同样来自外地的老师选择离开。侯朝茹和那个老师所带班级的孩子们一起去车站送行。
有个孩子问侯朝茹:“老师,你会不会走?”
“就是那一刻,我被深深触动了。”侯朝茹笃定地告诉学生,“我不会走,会陪着你们长大。”这不仅是对学生的承诺,也是对自己选择的坚守。
从初中到高中,共培养9000多名学生
到了且末没几天,就迎来了开学。大家都被安排带初一的课,包括担任6个班的班主任。
初当教师,大家缺乏经验,李桂芝认真备课,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进度上课。“我想,该教的都教了,他们应该就能学会。”没想到一段时间后的考试成绩,让她皱起了眉头,这些初中的孩子还有很多人没有完全掌握拼音。
“那时我才知道,教学应该关注学生本身,看学生的需求是什么。”像李桂芝这种情况,每个老师都感同身受。
教政治课的庞胜利说,这里的孩子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较少,每讲到一个概念,都需要将其中每一个词挑出来,分别讲解给大家听。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所教的课程,他经常把报纸上的新闻图片剪下来给学生看,想方设法让学生们接触曾经接触不到的东西。“教育就是要不断给学生开阔眼界,也要带给他们信心。”
经过这些年,侯朝茹对教育也有了新的理解:“这些孩子每天发生一点点改变,日积月累,一定会有成才的时候。”
2019年,且末中学的高中部独立为且末一中,15名老师中的大部分去了且末一中教高中学生,把一批批学生送进大学。24年,这批老师和陆续来到且末从教的师弟师妹们共培养了9000多名毕业生,有3000多名回到了且末。老师、警察、收银员、医生、个体户……分布在各行各业的学生们,都在努力建设着自己的家乡。“且末建火车站和机场的时候,我教过的殷勇志就在那开挖掘机,他也是我的骄傲。”侯朝茹说。
从扎根到带动,15个人犹如15粒种子,在沙漠中长成一片梭梭林
2000年之后,保定学院陆续又有不少学生来到且末,加上今年刚刚入职的11个人,保定学院毕业生在且末执教过的已有36个人。
翟少鹏读大一时,就在校史馆通过照片、文字、信件,了解到学长学姐们将青春之花绽放在西部的故事。毕业后,恰好遇到且末县科教局来招聘,他没有丝毫犹豫就报了名,今年8月22日,他第一次来到且末,也见到了这些学长学姐。
“不只是保定学院,2017年,且末面临很大的教师缺口,那年从疆外招聘了六七百名教师,稳定留下的有五六百名。”且末一中党总支书记刘贤告诉记者,近几年,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来这里执教了。
更不用说这些老师带出来的学生。赛买提江·斯迪克曾是且末一中语文老师辛忠起班里的学生,高二时因成绩不好想要辍学,在辛忠起的鼓励下继续学业并考上了新疆职业大学,现在已经是且末县第六小学的副校长。
郑婉君读高一时曾因病休学一年多,恢复读书后,在井慧芳的鼓励下,考上了伊犁师范大学,现在是且末二中的老师。现在教学生,郑婉君总是会想起井慧芳。“要多鼓励、表扬,给他们信心,这也是井老师带给我的。”郑婉君说。
当地老百姓称他们是“大风刮不走的老师”,李桂芝更愿意把自己形容成“种子”,“我们就像15粒种子,长成梭梭树,扎在沙漠里,慢慢把这片沙漠变成一片梭梭林。”
对于父母,他们每个人心里都存着一份亏欠。“父母全靠兄弟姐妹照料。”王建超说,但父母从没给他们“扯过后腿”。刚到且末没多久,庞胜利就给父亲写了信,当时,庞胜利的父亲已经75岁了,父亲在回信中写道:望你不要想家,要努力工作,给祖国培育人才,建设美好未来,栽出万朵鲜花……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4日 07 版)
(责编:李依环、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