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兴安岭深处的扑火“尖刀班”:“从天而降”的森林守护者

发布时间:2024-12-02 17:41:30 来源: sp20241202

   中新网 内蒙古大兴安岭8月21日电 题:访兴安岭深处的扑火“尖刀班”:“从天而降”的森林守护者

  作者 奥蓝 张玮

  起跑、攀梯、高空行走、迅速滑降……21日,一周一次的索降训练又开始了。十几名全副武装的索降中队队员在队长齐旭涛的带领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如何平稳安全地“从天而降”。大家全副武装,衣服已经湿透了。

  “队伍成立两年来,在灭火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齐旭涛梳理道,初发火时,在车辆和灭火人员抵达前,索降中队就乘着直升机先到火场。如果火势小,大家会迅速将火扑灭;如果火势较大,队员们会快速清理出一块停机坪,便于其他飞机降落。“我们承担的都是急难险重任务,类似‘尖刀班’,危险程度很高,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更高。”

  记者了解到,在森林防灭火实战中,队员们经常会面临火场偏远、道路密度低、山高林密、陆路无路等多种不利因素,给扑救森林火灾造成了极大干扰,往往导致火势蔓延,错过最佳扑救时机。2022年3月,内蒙古大兴安岭绰尔森工公司应急事务中心成立了由12人组成的航空特勤突击队(简称索降中队)。

  “没有任务的时候,训练就是重头戏。”齐旭涛告诉记者,体能、索降、设备、力量……每天的训练内容都不同。

  齐旭涛是“70后”,从事扑火工作近30年,一直没有转岗,是扑火队伍中为数不多的“老人”。“队伍要传承,总得有我们这样的人来传帮带呀。当年,吴文鹏的父亲就是我一起奋战的兄弟,如今我又跟他儿子并肩作战。”

图为绰尔森工公司索降中队进行日常索降训练。 刘磊 摄

  队里除队长齐旭涛外,其余队员都是“90后”,平均年龄只有24岁,齐旭涛口中的吴文鹏就是其中一员。

  “实际作业的时候,我们得从40米的高度索降下来。那时候脚下是火场,考验的不仅是技术,更是胆识和意志。”队伍一成立,“95后”的吴文鹏就被选拔进来。他之前是绰尔森工公司快速扑火队的队员,如今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索降队员。

  “日常训练中,索降是基础练习。像盘绳、灭火机、油锯等灭火装具,我们都要通过训练熟练掌握。”吴文鹏补充道,“因为我们不仅是索降队员,还是扑火队员。”

  “像特别高、特别陡的山上发生火情,以前只能靠徒步,需要花很长时间爬上去。现在,我们直接坐飞机到指定区域,索降下去扑火。”吴文鹏告诉记者,这不仅节省扑火时间和队员们的精力,还能提升扑火效率。“会大大减少森林燃烧面积。”

  吴文鹏告诉记者,每次进火场,大家都要背着30多斤重的灭火机、给养等物资。“我曾有过4天3晚不间断打火的经历,没有休息。这除了对体力有要求,对毅力也是很严苛的考验。”

  “每个新队员至少要经历五六场打火实战,才会蜕变成老队员。”如今在火场上,吴文鹏等老队员就是新队员的实战教练。他们会带领新队员熟悉扑火流程和环境,科普实战经验和技巧。“我们会告诉他们,如何看风向、扑火时遇到倒木怎么办、什么样的危险需要撤离。比如,正打着正面火,迎面风要过来,就必须马上撤离。”

  “父亲年轻时也打过火。那时候,没有先进的装备、防护措施和充足的给养,太遭罪。”吴文鹏是“林三代”,从小听父亲讲山林的故事,也亲身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他们总是徒步上山,一走就是七八天,穿的是不防火的迷彩服,手提式风力灭火机一台就有20多斤重,补给包里都是方便面……”

图为美丽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 刘磊 摄

  “这份工作的确会辛苦一些,但一想到我守护着这么一大片绿色家园,就感很荣幸。”吴文鹏说着说着就笑了,“这些年,家乡林场的变化真的特别大,基础建设更完善、游客越来越多,这里越变越好。”(完)

【编辑:胡寒笑】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