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故事

发布时间:2024-11-17 07:24:17 来源: sp20241117

  指令长汤洪波——

  满怀信心  再次出发

  仅仅过了两年多,汤洪波将首次作为指令长,带领神舟十七号乘组前往中国空间站。从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的第一棒到第六棒,接力棒又重回汤洪波手中,他将成为目前为止执行两次飞行任务间隔最短、最先重返空间站的中国航天员。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驾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这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汤洪波的首次太空飞行,亲历了“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的历史时刻。为了那一刻,他足足准备了11年。

  2021年7月4日,刘伯明、汤洪波在聂海胜舱内配合支持下,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这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当汤洪波真正“走进”太空,扶着舱壁,和空间站一起绕着地球快速飞行时,他全然忘记紧张,专注于各项操作。在神舟十二号乘组撤离空间站核心舱前,汤洪波依依不舍:“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还会回来。”

  返回后,汤洪波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身体恢复、心理调适并同步开展学习训练。不到一年,他便被选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进行紧张的任务备战训练。

  这一次,汤洪波被任命为指令长,带领2名新航天驾驶员执行任务。汤洪波坚信,乘组经过科学严密的训练,天地一体、团结协作,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

  见面会问答

  问:您此刻心情如何,为重返太空家园克服了哪些困难?

  汤洪波:此刻的心情很平静,一心想的就是怎样把任务完成好。时刻准备为祖国出征太空。为重返太空家园,我先后完成了身体、心理恢复,同步开展学习训练。我常常提醒自己,身体可以失重但心灵永远不能失重,唯有全力以赴才能不负时代、不负梦想。

  问:面对新任务,乘组是如何准备的?

  汤洪波:这次任务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我们将承担大量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任务,真正体现建站为用的目标。针对任务需要和乘组特点,我们重点开展了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等训练,特别是进行了应急与故障处置训练。

  航天驾驶员唐胜杰——

  追逐梦想  步履不停

  2003年,当杨利伟作为中国第一人飞上太空时,唐胜杰还是个初中生,他坐在电视机前,看到航天英雄完成任务顺利返回,心情无比激动。

  高三那年,空军飞行员招录中,唐胜杰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过层层筛选,唐胜杰拿到了空军航空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为了早日飞上蓝天,唐胜杰吃苦耐劳、扎实训练,顺利通过考核,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开始后,唐胜杰凭借优异的综合素质顺利入选。“我想飞得更高更远!”

  我国进入空间站时代,给了航天员们更多执行任务的机会,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学完上百门课程。为了早日实现飞天梦,唐胜杰学习更加勤奋。

  专业技能训练是唐胜杰的强项。唐胜杰从小动手能力就很强,上大学时,他还参加了学校航模队,自己购买材料,设计制作航模飞机。航天员训练中,每当遇到操作性强的课程,唐胜杰都觉得兴奋。拿失重水槽训练来说,要穿着厚重的水下服进行长达五六个小时的模拟失重训练,上肢要进行大量的操作,非常耗体力,但是水下不断探索的过程,唐胜杰觉得非常有趣。

  2022年6月,唐胜杰入选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对于即将进行的飞天之旅,他说:“我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完成任务,更好地进行探索,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见面会问答

  问:即将执行载人飞行任务,您有什么样的感想?

  唐胜杰:我的家乡甘肃自古以来就有敦煌飞天的传说,飞行也是我的梦想和追求。在入队2年多的时间里,各级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广大科研人员的全力托举、家人的支持理解,让我能够全身心投入学习训练。

  问:您为这次任务做了哪些准备,有什么期待和展望?

  唐胜杰:乘组确定以来,我们全面、系统、深入开展任务准备,熟练掌握空间站系统运行的原理机理,紧盯出舱活动、站务管理、设备维护、试验操作等坚持不懈练习,掌握应急预案,做到一有情况快速反应、精准处置。任务中,我将尽快适应太空失重环境,坚决服从指令长指挥,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航天驾驶员江新林——

  不惧挑战  奋力拼搏

  在地上驾驶过坦克,在天上飞过战斗机,驾乘飞船去遥远的太空……人生中,新的选择意味着新的挑战,江新林总能凭着一股韧劲,把这些“从头开始”变为“驾轻就熟”。

  在原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就读时,江新林大二暑假去甘肃嘉峪关下连实习。酷暑时节,戈壁滩的地表温度高达50摄氏度,坦克驾驶舱内温度更高。他顾不上这些,只想着珍惜训练机会,学有所成、报效国家。参加招飞选拔、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后,面对全新的领域,江新林埋头学习飞行理论、苦练飞行技能,最终后来居上,成为学习初教机时最先放单飞的学员。

  2020年9月,江新林入选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一年内,他要学完30多门理论课程,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很多。江新林持续努力啃“硬骨头”,常常到了深夜12点,书桌上的灯还亮着。

  转椅训练中,一开始江新林考核成绩仅是二级。为了提高成绩,江新林开始每天练习20分钟“打地转”:一只手抓着另一侧耳朵,原地旋转。就这样练习了一两个月,训练成绩终于提高到一级。

  江新林在工作中爱琢磨。针对应急情况处置训练,他制作了电子飞行卡片,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操作;他还尝试创新一些训练小妙招,发明了一些肢体语言,让乘组配合更加默契。

  见面会问答

  问:从一名飞行员成长为一名航天员,需要付出哪些努力?

  江新林:作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需要从思想、心理、身体、知识、技能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训练、打磨和锻造。我们有专业的训练团队、科学的训练体系、完备的训练设施,训练过程既安全又高效,让我实现了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转变。

  问:本次任务中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江新林:我的职责主要是完成好空间站的日常使用、维护维修,开展好载荷照料、空间实(试)验。相信有全国人民的托举,有广大科研人员的支持,有指令长的带领,我们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本报记者谷业凯、刘诗瑶整理,占康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6日 04 版)

(责编:卫嘉、白宇)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