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考古证实:中国蒸馏酒出现时间提前至西汉

发布时间:2024-12-22 15:12:19 来源: sp20241222

原标题:实验考古证实:中国蒸馏酒出现时间提前至西汉

新华社郑州10月21日电 记者从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获悉,日前,该中心研究团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对海昏侯墓出土的蒸馏器进行仿制和模拟实验,证实其确实具有蒸馏酒的功用。这将中国蒸馏酒的技术实现可能性上推千年。

“这一新发现纠正了基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的流行观点,将中国蒸馏酒的出现时间提前至西汉时期,改写了中国酿酒技术史。”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韩国河说。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酒具库中,曾出土一青铜蒸馏器,由天锅、筒形器、釜三部分组成。一直以来,学界对于其使用方式和蒸馏对象持有不同观点。

“蒸馏器可用于生产蒸馏酒,也可用于丹砂、花露的蒸馏提纯。”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教授姚智辉表示,根据器物的形制和质地、原料反应的条件等,能够将蒸馏提纯丹砂、花露的可能性排除,“综合器物出土位置、残留物的信息、刘贺的身份背景以及器物结构设计,并以仿制装置使用不同原料进行实验,得到充分的实验数据后,可以确认这是一套早期蒸馏酒装置”。

研究团队还通过技术分析,确认了海昏侯墓出土蒸馏器中天锅的正确使用方式为把手向下。在此基础上,按照1:2比例仿制器物,分别以固态酒醅、液态啤酒和黄酒等为原料,进行釜中蒸馏、箅上蒸馏的模拟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箅上还是釜中蒸馏,每次都能得到现代意义上的蒸馏酒产品,且蒸馏效率均大于70%。”姚智辉说,海昏侯墓出土蒸馏器在大小、结构、使用方式、操作的连续性上,都符合和满足蒸馏酒生产的需要,不仅能保证蒸馏效率和产量,还能同时兼顾酒的口感和度数。

目前,上述研究成果已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原文物》刊发。(记者袁月明)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