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权威发布)

发布时间:2024-11-24 12:38:34 来源: sp20241124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师共有1891.8万人,这支教师队伍支撑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8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了介绍。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要分成两个阶段达成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出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文件,这是在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系统性跃升的关键历史节点上,对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支撑教育强国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的全面系统部署,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强教强师的纲领性文件。”王嘉毅表示。

  《意见》明确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加快补齐教师队伍建设突出短板,强化高素质教师培养供给,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要分成两个阶段达成。”王嘉毅介绍,第一个阶段是,经过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扬,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呈现新风貌,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更加浓厚。第二个阶段是,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教师地位巩固提高,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教育家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与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相结合,王嘉毅表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开发教育家精神课程教材资源,筑牢教育家精神践行主阵地,将教育家精神纳入教师管理评价全过程。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队伍实现量质齐升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40年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实现了量质齐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介绍,全国专任教师从1985年的大约931.9万增长到2023年的1891.8万,实现了数量翻番。同时,教师的学历层次也稳步提升,2023年,小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比达到78%;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93%。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更加优化,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显著增加,特别是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岗位的设置,强化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2023年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56.7%。

  怎样支持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王嘉毅介绍,为加强优秀教师培养,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主要开展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从2007年起,通过公费师范生政策共招收了16.7万名优秀学生;二是实施教师定向培养,让欠发达地区教师“更优秀”,“优师计划”依托部属师范大学和一些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为全国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每年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的本科层次的师范生;三是实施“国优计划”,拓展优秀教师培养“新渠道”,重点支持一批“双一流”高校还有高水平大学,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

  教育部将持续推动高水平大学开展教师教育、支持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探索更多培养优秀教师新模式,为教育强国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

  教育强国建设,基点在基础教育。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升基础教育教师整体素质和教书育人能力,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答题”。

  “我国中小学教师1684万人,占教师总数的89%。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需求,各地建立中小学教师5年360个学时的全员培训制度,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介绍,此外,通过实施示范性国家级培训项目,加快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广大教师的育人水平不断提升。

  加强教师权益保障,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乡村教师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在《意见》中被多次提及,也是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

  俞伟跃介绍,通过实施“优师计划”、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国培计划”、“特岗计划”等政策,中西部地区和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教师支教帮扶大力开展,“三区”人才计划教师专项、“组团式”援疆、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等,累计派出24.3万名教师到中西部地区和乡村学校支教讲学。

  提高乡村教师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获得感,需要强化教师保障激励。俞伟跃介绍,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725县,受益教师约130万人,人均月补助金额约400元。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中央投资超过281亿元,建设约63.7万套,累计入住教师超过87.1万人。今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实现提标,每人每年增加3600元。

  《意见》提出,大力减轻教师负担,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精简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为中小学、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减负松绑。

  针对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频繁进入校园,加重了教师负担,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的问题,教育部制定准入标准,指导各地梳理分析社会事务进校园的基本情况,厘清社会事务与学校教育教学和教师主责主业的关系;建立审批报备制度,大力压减进校园事项;提升进校园活动质量。

  俞伟跃说:“我们将统筹推进精简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规范抽调借用等工作,建立起减轻教师负担、规范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进校园的长效机制,充分保证教师从事主责主业。”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30日 04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