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背景下翻译人才如何培养

发布时间:2024-11-12 03:11:53 来源: sp20241112

原标题:AI背景下翻译人才如何培养

“面对人工智能(AI)的冲击,我们提出‘拥抱技术、携手赋能’的理念。”1月6日,在山东省翻译协会年会暨翻译人才数智化培养研讨会上,山东省翻译协会会长王俊菊作上述表示。她说:“我们将聚焦AI时代的翻译技术前沿、探讨新时期新技术新应用、AI背景下翻译人才培养等话题,为会员提供技术支撑。”

当天,来自海内外的多个高校、知名企业的300余位翻译专家、研究人员参加了此次年会。在“AI冲击翻译行业”成为共识的背景下,他们创新谋变,各抒己见,寻求突破之道。

在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刘华看来,“外语人才培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局,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机器翻译越来越成熟,误差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追求高质量、专业性和精确性的翻译,人工翻译仍然不可或缺,甚至是首要选择。

作为此次会议的举办地山东大学,其外国语学院与山东省翻译协会渊源深厚。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宏伟介绍,1996年,外国语学院牵头创建山东省翻译协会,运转十年后移交。2022年,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当选为上述协会的会长单位,此次大会是换届后的第一次全体会议。

在AI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翻译行业为何要拥抱技术,培养人才?

在王俊菊看来,之所以关注这两点,一是因为整合学界、政界、业界三方合力,尤其能帮助业务规模小、没有条件实现内部在岗培训的广大中小翻译企业;二是因为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通过职业培训和前沿技术学习,才能提升整个翻译领域抗压承重能力。

在面临AI冲击的行业背景下,专家学者结合自身观察研究,给出意见建议。

“美文为什么难以产生美的效果?”在“让世界读懂中国——国际传播思维和理念的养成”主题下,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的上述设问发人深省。他强调了“译前编辑”的重要性,认为传播中国故事需要翻译人员正视文化差异,跨越文化差异,并找到融通中外的语言。

上海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党委常委冯庆华教授从数字化赋能翻译教学与研究入手,探讨在翻译教学与研究中,做好人机合作,提高效率,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人才;而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翻译学特聘教授李德凤则通过研究ChatGPT对语言的影响,从技术写作撬动外语(翻译)教育改革入手,培养学生技术写作能力。

山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徐彬教授表示,除了传统的译者能力,如文化能力、语言能力之外,译者需要了解并能有效驾驭AI翻译工具,以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

(记者 王延斌)

(责编:郝孟佳、李昉)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