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力促经济回升向好

发布时间:2024-11-13 10:12:44 来源: sp20241113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打出加强逆周期调节“组合拳”。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加快支出进度、减税降费、专项债券等一系列措施落地见效,有力推动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大力稳投资扩内需

  “最近中央决定增发1万亿元国债,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坚持求真务实、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资金用到刀刃上,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把各项工程建设成为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

  增发1万亿元国债、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力度之大十分罕见。通过增发国债加大中央投资力度,支持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加力提效。

  “加力提效”是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关键词。“加力”,主要是加强财政资金统筹,优化组合财政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提效”,主要是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财政政策效能和资金使用效益。

  在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中,扩内需、稳投资面临较大压力,专项债券的作用备受关注。今年,我国新增专项债务限额380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统计显示,前10月,各地在批准下达的新增债务限额内,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35192亿元,一系列重点领域项目获得专项债券资金有力支持。

  数据显示,前10月,投资规模继续扩大,结构继续优化,补短板锻长板投资持续增长。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9%。

  “在全球经济复苏放缓的背景下,扩大内需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关键。专项债是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重要政策工具,对于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总体回升向好起到了重要作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说。

  10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授权国务院在授权期限内,在当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60%以内,提前下达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这项措施有利于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进度,保障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资金需求。

  “下一步,财政部将按照全国人大授权,尽快研究提出提前下达2024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方案。同时,加大工作力度,更好发挥专项债券带动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向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

  有效减负担稳预期

  三美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是浙江安吉一家小微企业。近年来,企业转型发展“以竹代塑”工业加工,遇到了资金压力。

  “今年以来,我们累计享受小微企业减免等政策红利近100万元,为企业加大研发生产投入注入强劲动能。”公司负责人肖卫新说。

  减税降费也是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我国实施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仅2023年延续优化完善的税费优惠政策就多达70项。

  “减税降费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资源配置,对于稳增长、促就业、调结构意义十分重大。”李旭红说。

  今年实施减税降费突出针对性、精准性,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

  首先,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助其应对困难挑战。在优化、完善的基础上,将涉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到期税费优惠政策统一延续到2027年底。比如,对月销售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其次,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今年3月,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统一提高到100%,并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前三季度,全国共40.3万户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随着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落地见效,经营主体活力充分激发,创新发展动能有效提升。前10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16607亿元,其中民营经济纳税人金额占比近75%,制造业及批发零售业是享受优惠占比最大的行业。

  前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比上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全国经营主体总量超过1.8亿户,为稳住就业和经济基本盘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积极财政政策保障有力、精准高效,财政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同时,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优化,对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说。

  重点保民生增福祉

  近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下达48.46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地方开展受灾群众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工作,确保安全温暖过冬。

  我国持续增加民生投入,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教育支出42166亿元,下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725.09亿元,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546.83亿元……一系列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有力兜牢兜实民生底线。

  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中央财政持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今年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10.06万亿元,增幅达7.9%。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87125.71亿元,增长7.6%;专项转移支付8499.29亿元,增长11.6%。此外,一次性安排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专项转移支付5000亿元。

  最新统计显示,具备条件的转移支付已经下达完毕,通过加大对困难地区和基层的支持力度,为地方财政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财力保障。各地严格“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预算编制、执行、库款保障等各环节管理,强化财政运行监测预警,及时发现、处置苗头问题和风险隐患。

  湖北省麻城市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区。“我们围绕‘足’字下功夫,确保‘三保’预算到位,突出‘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做到‘三保’预算安排不留缺口,为兜牢底线提供有力支撑。”麻城市财政局局长鲍斌说。

  除了财政资金支持,税收政策也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发力。8月底,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老有所养、幼有所学’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景。3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大幅提高,可以减轻养老养小、优生优育的负担,体现了政策减负的精准性,对提振当前消费也会产生一定的杠杆效应。”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梁季说。

  今年,我国还延续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退税等优惠政策,切实减轻居民税收负担,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此外,进一步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支持企业减负稳岗,帮助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延续实施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政策,稳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中央财政带头压减支出,加大财力下沉力度。通过财政收支结构的优化与财政支出效能的提升,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李旭红说。

  守住风险防范底线

  11月6日,财政部公开通报8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从一些地方的党政机关负责人到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均受到严肃查处,对新增隐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化解不实敲响警钟。

  实现财政经济运行可持续,必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今年以来,中央对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结构”。

  有关部门和各地持续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开好“前门”、严堵“后门”。隐性债务方面,研究提出一揽子政策措施,坚决遏制增量,稳妥化解存量,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债务违约处置机制。同时,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实行终身问责、倒查责任。一系列政策有力实施,地方隐性债务规模逐步下降,风险得到缓释。

  专项债券方面,强化“借、用、管、还”管理,进一步提升效能、防范风险。特别是强化专项债券项目穿透式监测和债券资金投后管理,完善项目建设和运营全周期、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运行安全。

  “地方债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推动稳增长、惠民生、调结构。目前,通过有序推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工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吉富星表示。

  当前,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主要指标持续改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同时,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需求尚显不足,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不少困难。在持续推动经济恢复向好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更好发挥作用,受到高度期待。

  “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贯彻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在提效上下更大功夫,更好发挥财政政策效能。”蓝佛安表示,要在支出上持续发力、在政策上强化落实、在运行中严防风险。

  李旭红认为,要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对需求端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促进各项税费优惠精准直达,同时,进一步加强财政、货币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好发挥协同效应,充分释放政策效能。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保持一定的支出强度和力度,以财政投入的稳定性对冲内外部环境发展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引导社会预期不断向好。同时,促进新旧经济增长动能的接续发展,加大对新质生产力代表性行业的支持引导力度。”白彦锋说。 (经济日报记者 曾金华) 【编辑:刘欢】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