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阅读应避免陷入“技术至上”的误区

发布时间:2025-01-03 09:03:11 来源: sp20250103

  【面面观·网络文学的“付费”和“免费”】

  2020年年底,免费阅读App超过付费阅读平台,占据了国内数字阅读市场的过半份额,这似乎宣告网络文学产业中免费模式“战胜”了付费模式。但不久之后免费阅读的扩张速度开始放缓,付费阅读平台在用户数与营收额上则出现了回暖。及至2023年,免费阅读与付费阅读从“两军对垒”逐步转变为并行发展、相互借鉴。在行业内,免费阅读不再被视作对付费阅读的颠覆与挑战,而被看成一种补充模式。

  免费阅读为网络文学找到一条全新商业化路径。在起点中文网开创的VIP付费阅读制度下,众多读者支撑着网文的生存发展,网文作者群体也由此完成了创作的职业化。免费阅读则跳出了“作者—作品—读者”这一生产消费链,开创了“免费阅读—观看广告”的商业模式,在读者、作者之外引入了第三方广告商为平台与作者提供收益。

  “免费”一词并不新鲜,以广告获利的商业模式在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初期就已出现,如榕树下、红袖添香等文学网站。但这一时期的“免费”,是基于早期互联网“开放共享”的愿景,是目标而非手段。而当下免费阅读中的“免费”,则是平台盈利逻辑的产物,与当下“流量经济”相关,其实现更离不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作为平台复合商业活动的一个环节,免费阅读服务于新读者,并对网络文学创作提出了新要求。

  为网络文学带来更多潜在读者

  免费阅读与付费阅读的读者群体存在很大差异。毫无疑问,网络文学的付费阅读模式筛选出的是一批愿意为看小说花钱的读者群体,其配套的VIP制度更培育出了网络文学的趣缘社区与“追更”文化,这群读者知识水平相对较高,但在整个网络文学用户中占比较低。由于之前盗版现象猖獗,盗版作品用户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而在免费阅读模式下,网站用低价购买刚刚加入或尚未出名的作者创作的类型网文,向用户提供免费阅读服务,并通过在阅读界面投放广告实现盈利。凭借比普通盗版网站更好的阅读体验与“量大管饱”的类型作品,免费阅读迅速吸引了大量盗版网文读者。

  同时,免费阅读在扩张过程中还以“返现赚钱”的方式,招揽了一批此前没有网文阅读习惯的用户。读者看网文非但不用花钱,还能通过积累阅读时长、完成阅读任务等方式获得收益。

  无论是免费看文还是看文赚钱,免费阅读主要吸引的是注重消费性价比的互联网用户。这一群体,源自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扩展与智能手机、低价智能终端的普及,并在数据驱动的互联网经济中成了最具消费潜力的新力量。

  免费阅读最初吸引的主要是三线城市及其以下地区的中青年群体,他们收入相对不高但竞争压力与生活成本远低于一、二线城市居民,阅读行为较为偶然。相较于付费读者在阅读上的较高要求与忠诚度,他们对内容的需求更为广泛,阅读注意力相对分散。此时,积淀了二十余年的网文经典套路或桥段便成为吸引读者的有效内容。这些情节被综合地使用在同一本小说中,有时同一桥段还会被反复改写、重复使用,这种叙事策略正契合读者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即“随看随停”。读者可以在日常生活的任意闲暇时刻,从任意章节点开小说,基本在三至五个章节内,就可以获得一个完整的快感段落;而在下一次点开这本小说时,读者也无需对小说的主线脉络有清楚的记忆,就能迅速进入新的段落中。不仅如此,穿插于小说行文中的信息流广告也构成了他们“可读内容”的一部分,当广告中推荐的商品显示出较高的性价比时,免费阅读的读者也就很容易自然而然地进入其他消费活动之中。

  免费阅读与付费阅读在读者上的区别由此明晰。付费阅读的重心在于“阅读”,向读者提供内容获得付费收益;免费阅读的重心则在于“免费”,通过免费、返现的手段,吸引对价格敏感的“下沉市场”用户,将其以数据的形式转交给广告商,增加用户进行其他消费活动的概率——免费阅读实际是借网文阅读吸引新消费群体、挖掘新的消费潜力。这正是互联网时代免费的逻辑,在市场的链条中,某一个环节或许是免费的,但其指向终端行为必然是付费的。所以,聚焦“下沉市场”用户的免费阅读实际并不会挤占付费阅读的市场,恰恰相反,免费阅读扩大了数字阅读的增量市场,改变了用户结构,并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文学带来了更多潜在读者,围绕这些新读者进行的创作则进一步改变了网络文学的内容生态与创作机制。

  写作重心强调对读者即时注意力的争夺

  免费阅读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平台必须尽可能多地提高读者的阅读时长,也即“用户留存”。但正如前文提及的读者画像,免费阅读吸引来的读者大多阅读行为较为偶然,阅读习惯也偏向碎片化。付费阅读下成长起来的网络文学,通常较少地遇到这样的难题,因为VIP付费制度将读者的阅读习惯培育成消费逻辑与情感逻辑的结合,读者愿意为特定的作品付费,自然习惯于系统化阅读长篇内容。长达数年地热情“追更”上百万字的作品,这正是付费阅读带来的独特“养文”“养作者”模式。相对而言,免费读者没有这样的“忠诚度”,这也就使得免费阅读平台对网络文学创作提出了不同要求。

  免费阅读平台上很少能够看到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式的传统网文。与之相反,平台最受欢迎的作品大多节奏紧凑,由多个精彩凝练的快感情节连缀而成。这对作者的创作构成了新的挑战。在过去,为了写一篇受欢迎的长篇网文,作者必须在故事结构上下足功夫,情节环环相扣,才能引得读者手不释卷,欲罢不能。怎样做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是每位作者的必修课。然而,免费阅读对读者即时注意力的争夺,便要求作者将写作的重心转移到精彩情节、有趣桥段的高效创作上。

  当然,免费阅读自带的算法推荐机制对作者创作实现了有效的辅助。免费阅读平台为了更好地向读者进行个性化榜单推荐,通过对读者搜索、阅读等使用信息数据的拆解、重构与二次计算,将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各类情节,被提炼凝结成了无数个“快感标签”。免费阅读的创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正是围绕这些标签进行的。

  不过,免费阅读取消了付费阅读中读者支持、供养作者的情感联结,作者的收益依靠平台的广告分成,读者的用户黏性亦附着于平台,这无疑造成了免费阅读中作者地位的下降。再加上免费阅读的不少读者对作品质量要求不高,作品及其作者也就呈现出较强的可替代性。近年来,人工智能写作技术取得巨大突破,免费小说平台也推出AI写作助手,这固然为作者带来了相当大的创作便利,但也造成作者群体的恐慌——AI写作是否会在未来取代绝大多数的网文作者。这一担忧在围绕数据进行创作的免费阅读领域,无疑更容易成为现实。

  应将算法优势和文学创造相结合

  无数实践证明,抢占技术先机,固然能快速收割红利,但没有优质内容做支撑,运行模式必然无法持久。随着免费阅读模式的不断成熟,平台也意识到不能单纯靠算法吸引用户,而开始思考如何将算法优势和文学创造结合起来,让好的故事抵达更多读者。

  值得注意的是,免费阅读的读者群体中涌入了大量年轻人。成长于互联网文化环境中的年轻读者,对获取信息的即时性有着更高的要求。于是,免费阅读的作者创作在满足原有不同标签的快感需求时,开始强调“热门话题”与“创意设定”。这集中体现在充满想象力的“脑洞文”等新类型,小说强调情节的创意与时效性,经常与热点资讯结合,即时更新。在免费阅读平台,一些作品凭借着对当下热门话题的文学式回应,往往能够以几万字的更新内容,迅速获取超过百万人次的阅读数,这是付费阅读模式下无法想象的,这也正是免费阅读的独特生命力所在。

  近两年在网络文学行业中,正在崛起的短篇网文也与免费阅读培育出的创作机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部分免费阅读平台,都率先推出了短篇网文频道。短篇网文以数万字的篇幅,迅速完成一个快感情节的大纲式写作,注重故事性和对读者情绪的调动,这正与免费阅读注重碎片式阅读的标签式创作一致。此外,短篇网文对即时生活的迅速反馈,也与免费阅读平台读者年轻化的变化有关。这也使得免费阅读平台中的不少作品相较于传统网文,具有更强的现实观照力,生活中各类鲜活的现实议题,会迅速转化为免费阅读的创作素材,而这正是依托大数据形成的平台优势。

  令人欣慰的是,在诞生之初曾被批评不培养作家、不培育作品的免费阅读模式,2023年出现的《十日终焉》,入围了第三届网络文学青春榜。之后,免费阅读又陆续出现不少热门作品。这些案例证明,仍在成长完善中的免费阅读,其创作机制有生产好作品的能力,如若把握好内容和技术的支撑关系,也一定能生产出好作品。

  (作者:许婷,系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光明日报 【编辑:张子怡】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