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林语堂齐名,但国内却少有人知

发布时间:2024-12-06 22:43:48 来源: sp20241206

  蒋彝:让人们听到“哑行者”的声音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仇广宇

  发于2023.12.4总第1119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1956年6月11日,美国哈佛大学优等生荣誉学会年会上,一位与众不同的演讲者走上了讲坛。这是一位身材魁梧,黑发黄皮肤的中年男子,看起来沉静、斯文。他穿了一件黑色的中式长衫,这身传统的装扮与那些身着红色长袍的演讲者明显地区隔开来,无言地述说着他异乡人的身份。在演讲中,他用自己多年传播中国文化的经历告诉人们,来自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应该选择相互依存,而不互相孤立,隔绝于世界。

  这位男子就是旅居海外的作家、书画家蒋彝。他所参加的演讲活动,是美国学界的标志性活动,只有最杰出的社会人士和知名学者才可受邀,包括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内的诸多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演讲辞。蒋彝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在这里发表演讲的亚洲人,也是第一位获得这一殊荣的华人,这标志着美国学界对他影响力的高度认可。这是属于蒋彝个人的高光时刻,也是属于全体华人的荣誉时刻。多年后,蒋彝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事、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在回忆这段演讲辞的内容时,还会盛赞其中精彩的内容。

  然而,蒋彝获得的这一荣誉至今并不为大多数中国人所知。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就到英国深造,又长期使用英语写作,蒋彝的名字多年来在中国鲜少出现。尽管他被誉为与林语堂影响力不相上下的双语作家,但由于语言隔阂等原因,他的作品从未大范围进入公众视野,即使不少作品早已被翻译成中文,也没有引发反响。相比之下,一些喜爱中国文化的国外研究者和读者对蒋彝的名字反而更为熟悉。

  如今,世界各地的学者正在不断地对蒋彝的生平和作品进行挖掘,关于蒋彝的著作也在不断问世。2023年11月,一本名为《蒋彝和他的文友:旅英华人的艺术创作与社会交往(1930-1950)》的新书面世,书的联合主编之一、牛津大学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系讲师保罗·贝文在谈到蒋彝作品时表示,蒋彝的作品很快就会在中国广受欢迎。“因为他与生俱来的善良,以及他所宣传的和平与友谊的价值观,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理解。”贝文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多才多艺的“哑行者”

  作为一名中国文学研究者,英国人保罗·贝文感觉,自己与蒋彝有着特殊的缘分:他生长在英国伦敦的汉普斯特德区,蒋彝当年到英国留学的第一个长期居住地就在这里。在20世纪30年代,汉普斯特德区是英国著名的艺术区,由蒋彝、熊式一等人组成的华人文学家、艺术家群体也在这里,高涨的创作氛围孵化出了不少文艺作品,其中就包括蒋彝以中国人之眼看世界城市的“画记”系列,以及熊式一引发海外轰动的戏剧《王宝川》。如今,贝文依然会经常路过那些地方,他知道,尽管在“二战”期间,蒋彝当年居住过的两座房子都被炸毁,但有些建筑依然保留着当年的风貌,这些老建筑,能够引领他回到那个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蒋彝后来在牛津市居住的公寓被英国人保留了下来,并按照惯例挂上了代表名人故居的蓝色标牌,以示纪念。在英国,目前获此殊荣的华人仅有三位,除蒋彝外,另两位分别是孙中山和老舍。

  随着贝文回到那个时代现场,人们或许能够知道,为何蒋彝这样一位本来名不见经传的中国留学生,会突然在英国“走红”,成为畅销作家。在蒋彝去英国留学时是20世纪30年代,机缘巧合之下,英国公众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尤其是艺术领域的“中国风”刮得更盛。当时,伦敦地区也经常举办中国主题的艺术展览。在这一时期,中国剧作家熊式一、书画家蒋彝、诗人王礼锡等人先后来到英国求学深造,他们都住在汉普斯特德区,并和后来到达的史学家崔骥、作家萧乾、翻译家杨宪益等人一起,逐渐组成了一个互相支持、帮助的华人知识分子群体。

  1933年,时年30岁的蒋彝从江西九江来到英国留学,辗转后来到汉普斯特德区,和江西老乡熊式一住在一起。蒋彝生于旧式知识分子家庭,又接受了新式教育,数年前从东南大学毕业后,“学而优则仕”的蒋彝在芜湖、九江等几个地方担任过县长,本想为国家做点实事,却发现官场的复杂和社会的黑暗超出他的想象,后来,他还在工作中触动了当权者的利益,只得调离。为了学习海外先进的政治学知识,找条出路,他在家人的支持下来到英国留学。

  环境塑造人,到了英国,蒋彝发现自己没在政治学上有所建树,反而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这个兴趣,最初也是来自好友熊式一的“刺激”。1934年7月,熊式一出版了以中国传奇故事为基础的剧本《王宝川》,很快排成戏剧,在欧美连演多场,大受欢迎。当时,蒋彝曾为《王宝川》这本书绘画了十二幅线描插图,剧本卖得好,他也与有荣焉。后来,熊式一提出,蒋彝可以专门给他的书画插图。但是这个要求让蒋彝内心很不舒服,他从小就有书画才能,在家乡小有名气,自然不愿意为人作嫁衣。于是,原本英语功底极差的蒋彝开始主动与本地人沟通,练习英语表达,甚至去公园找人练习英语,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用英语写书。

  机会女神常常青睐那些努力而有准备的人。蒋彝的绘画才能很快被人发现。1934年,英国的一个环保协会“人树总会”向艺术家征集作品,蒋彝在中国大使馆的推荐下画了水墨画,前去参赛,没想到画作被登在伦敦的报纸上,他开始以画家的身份在英国小有名气。到了1935年,蒋彝协助画家刘海粟在伦敦办展览,他也创作了几幅水墨画给刘海粟,刘海粟将作品放在了展览上,其中一幅画很快被卖掉,这又让从未靠作品谋生过的蒋彝生出了一些信心。很快,在熊式一的推荐下,出版商找到蒋彝,希望他以中国艺术家的身份撰写一本普及中国艺术的书。

  机会的来临,让蒋彝兴奋又紧张,让他紧张的是,当时的他英语写作水平离出书还差得很远,要用英语写作的话,必须先写成中文文章,再翻译成英语,然后再找本地人帮他润色,方能过关。就在那个阶段,蒋彝恰好交往了两位在日后长期帮助他的贵人,其中一位就是伦敦大学东亚学院的院长庄士敦。庄士敦欣赏蒋彝的中国文化功底,安排蒋彝在东亚学院教书,让蒋彝就读他的博士,并在学术路途上处处支持、保护他。此外,他东方学院的学生中有一位叫英妮丝·杰克逊的本地女孩,她才华横溢,中英双语的功底都很扎实,英妮丝愿意帮助蒋彝润色英文,她也也可借机学习中国文化。两人一拍即合,也开始了终身的友谊与合作。

  很快,在庄士敦、英妮丝等人的帮助下,蒋彝的作品《中国画》出版,受到好评此后,他又不断以中国艺术家的身份参与讲座和课程,发表文章,累积了名声。1937年,蒋彝出版了成名作《哑行者:中国画家在湖区》(又名《湖区画记》),记述了他为了排遣学业和生活中的挫折,在英国湖区休假散心,与自然为伴时所写下的散文和画作,这本书亦文亦画,饶有趣味,不但受到英国媒体的好评,而且在日后的日子里重印了九次,长销不衰。也正是在这本书中,蒋彝开始正式使用自己的笔名“哑行者”(Silent Traveller)。之所以叫“哑行者”,一方面是因为蒋彝字仲雅,“哑”与“雅”谐音,另一方面,“哑”字中的沉默之意,也暗示着他是一位母语并非英语的异乡人。

  通过《哑行者:中国画家在湖区》,蒋彝“哑行者”的形象真正树立了起来,并以不错的销量得到了英美出版商的认可。此后无论在世界各地,蒋彝都会用“画记”形式,以一个异乡人的眼光去关照异国社会的风土人情。每到一地,他精美又充满想象力的绘画,细腻而充满质感的笔触,如纪录片一样充满镜头感的记述,都能引发读者的惊叹。他书写过、绘画过牛津铺满雪的大街,纽约金门大桥的桥塔,面对这些名胜,他在个人体验中又能挖掘出丰富的文化内涵,让读者获得一种新奇、通俗却又富有深度的精神体验。

  挫折求生的“熊猫人”

  蒋彝的传记作者,美国波士顿萨福克大学英语荣誉教授郑达提到,蒋彝曾写过一本名叫《中国书法》的作品,这本书1938年在英国出版,四年后的1942年圣诞节,这本书突然卖到了断货,原因是当时有很多美国士兵到英国参战,到了节日,他们需要给家人买礼物,他们对这本图文并茂的作品很感兴趣,就纷纷买了书寄回美国。郑达自己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他第一次在国外读到蒋彝的《波士顿画记》,是在美国一个房东的家里,那本书也是他的房东收到的圣诞礼物。

  已故华人地理学家段义孚童年时生活在澳洲,他也有过跟蒋彝作品有关的回忆,他第一次读到蒋彝的书是在童年的病床上。小时候,他在儿童医院做完手术休息时,收到了两本书作为礼物,一本是熊式一的《天桥》,另一本则是蒋彝的《哑行者伦敦画记》。当时,年幼的他感觉《天桥》的故事有些复杂,但《哑行者伦敦画记》里面精妙的水彩画却给他留下了独特的印象,让他读得津津有味。看起来,无论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无论读者来自哪个国家,人们都能从蒋彝的作品中找到一种普世的慰藉与平静。

  在抚慰人心的画风和文风之下,蒋彝的内心,其实也经历过不为人知的挫折和动荡。生长于旧式文人家庭的他从小聪慧,学贯中西。少年时,他对政治和国事并不太关心,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变迁,他感受到民族危机,也日益被爱国思想感召。为了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他放弃了擅长的文学和书画,选择东南大学的化学专业。但毕业后,蒋彝的“求职”报国路充满坎坷:做中学老师时,他碍于当地民风剽悍,资金短缺,工作很难开展;中间,他还一度替身为民国外交官员的舅父蔡公时做助理,但蔡公时突然在与日本人的冲突中被杀,让他的职业前途再度被斩断。后来,一身书生气的他转做县长,最终也未能成功。

  幸运的是,蒋彝的前半生有哥哥蒋笈为他托底。蒋笈早年参加国民革命,后来又在江西政府中任职,他同样擅长书画,和弟弟志同道合,思想比弟弟更加前卫。因为父母早逝,蒋笈就“长兄如父”般地承担了对蒋彝的照顾。几乎在人生的每一个关口。蒋笈都能为蒋彝进行指点和帮助。无论是读大学还是出国读硕士,都是蒋笈为他拿出学费。因此,1938年蒋笈在战争中突发心脏病去世时,身在海外的蒋彝伤心欲绝,思乡之情更为强烈,但中国正被日军侵略,他又不敢贸然回国。此时,全力支持他的导师庄士敦也已经去世,更让蒋彝觉得孤立无援。

  从保护伞消失的那一刻起,离家的乡愁就化为了无法消灭的痛苦,他本来和兄长一起制订了计划,希望学习知识后再回国,但战争和亲人、好友的去世打断了一切。没有了指路人,他想不到自己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最终,他用不间断的工作冲淡了这种痛苦,将情感寄托在他所喜欢的小动物和自然美景上。正是在蒋彝人生遭遇重大挫折的1938年,来自中国的熊猫幼崽“明”成了伦敦动物园最受欢迎的明星,蒋彝是伦敦动物协会的会员,他也爱上了这黑白分明的、能够治愈人可爱生物,他画了一百多张熊猫速写,后来又据此描绘了数百幅熊猫图。后来,蒋彝写出了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金宝与花熊》,主角之一也是一只熊猫。

  蒋彝曾说,工作可以让他远离大部分烦恼。“也许工作是我拥有幸福的唯一形式。”写作就是他构建的、关于家乡文化的精神家园。他在文字和图画中流露出的好奇、趣味和纯真打动了更多的人。他画的熊猫也受到海内外读者的欢迎,也广泛地在外国人中传播了熊猫的形象,英国评论家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熊猫人”。因为擅长画动物,脾气温和,蒋彝也特别受华人圈子中孩子们的欢迎,他们都叫他“蒋叔叔”,喜欢跟他一起玩,看他画的画。依靠绘画和文学,蒋彝从远离亲人的孤独和痛苦中顽强地走了出来,将乡愁寄托于笔端,将美好的一面带给了更多的人。

  漂泊一生的“爱国者”

  1955年起,蒋彝从英国搬到了美国,受聘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中文教授,此后他便长居在美国。在美国,他继续着边走边写的生活,陆续出版了《波士顿画记》《日本画记》等知名的作品,收获了更多的读者。然而风景和清谈背后依然是浓烈的乡愁。在1964年出版的《旧金山画记》中,蒋彝大胆地绘制了一幅颇具现代意味的水墨作品:一只熊猫在落满和平鸽广场地面上悠闲地散步,背景是城市高楼大厦和匆匆来往的人群。他给这幅画起名为《联合广场的东方来客》,这似乎也在隐喻着自己的身份:无论身份地位如何变化,他依然是那个在异国他乡观察世情的“熊猫人”。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逐渐解冻,思念家乡的蒋彝终于有机会踏足中国的土地。1975年4月,他在离开大陆四十多年后回乡探亲。家乡和家人是蒋彝一直牵挂的事情,家庭关系中也隐藏着他复杂的情感。蒋彝和妻子曾芸是通过家人包办结婚的,二人在文化水平上差距很大,但他们最终没有选择离婚。在追求事业发展和保全家庭方面,蒋彝没办法做到平衡,他对国内的家人也是心怀愧疚。出于海外生活的孤独,他曾先后将他和曾芸的两个儿子带到海外,到他的身边和他一起谋生,并帮助他们分别在英国和美国站稳脚跟。

  他的一位好友曾回忆,蒋彝是一个比较有原则的人,在国外,他对一些女读者的示好坚决拒绝,甚至躲避她们。他对多年挚友英妮丝产生过情感,却只和对方保持着友谊。到了晚年,他才和一位华人科学家黄耀民相恋,但遭到女方家人反对,也没能终成眷属。说到底,蒋彝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他习惯克制情感,保持理智,努力生活。他在给英妮丝的信中提到过,他没有倾心表达过自己。说到底,他还是认为,克制是一种属于东方文人的习惯,哪怕已经在西方生活多年,这种克制,依然刻在他的骨子里,无法抹去。

  回到家乡的蒋彝变得感慨万千,沉默多年的他似乎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自己的家乡,他不自觉地变得活泼欢快起来。他来到北京和小女儿一家同住,不顾70多岁的高龄到处游览,抓紧时间体会在家乡的一切,两个月期间,他游览了中国的20多个城市。回到美国之后,他将中国之行用文字记述下来。此时人们发现,一贯娓娓道来,不疾不徐的蒋彝,文风突然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感性、热情。他大力赞扬在国内看到的一切,甚至包括医疗水平提高和社会氛围的改善。在蒋彝心中,中国早已经不是他当年做县长时那个让他无法施展的“烂摊子”,当然值得大书特书。

  这些文字虽然有些感性成分,却不乏真诚。蒋彝过去的文字从来都是只谈文化,不问政治,但他最初出国求学的初衷是学习政治学,还是有爱国情怀的影响。回国后看到中国社会有了变化,他自然无法压抑自己的热忱。蒋彝的传记作者郑达认为,蒋彝回国后写下的这些话就是他的肺腑之言,因为他是将70年代的中国和脑海中30年代的中国做了对比,多年后归国,想法自然会不同。

  关于家乡的一切像磁石般吸引着他,直至死亡来临。1977年8月,蒋彝第二次访问中国,继续他未完的旅程,他考察古迹,陪伴亲友,观看京剧,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国庆节前后,他终于体力不支导致癌症复发,数日后在北京去世。这位在不同文化中自由穿梭的“哑行者”,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实现了落叶归根。巧合的是,多年后,刺激他走上文学道路的同乡、好友熊式一,也是在北京探亲时突然去世,两人的命运也如此神奇地交织在了一起。

  后来,蒋彝的去世消息传回美国,他所供职的哥伦比亚大学在悼词中称,蒋彝将中国文化带到了纽约,带到了哥大的日常生活中。这次,他不过只是出了远门,“与哑行者经常出门远行一样”。

  但蒋彝最终还是留在了中国,他被葬在江西庐山脚下,与哥哥蒋笈、妻子曾芸葬在一起。这位一直漂泊在外的异乡人,也终于可以带着他文化交融的梦想,在家乡休息了。

  参考资料:《西行画记:蒋彝传》,郑达著,商务印书馆

  《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第45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编辑:刘欢】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