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粽子融入东南亚国家的大生活

发布时间:2025-01-09 05:08:08 来源: sp20250109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远播世界各地。吃粽子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临近端午节,东南亚各国超市货架上的粽子日渐增多,小吃店的柜台上也出现了热气腾腾的粽子。

  在东南亚,华人带来了过端午节的习俗,并一直延续下来。走进泰国唐人街的一个深巷,一家商铺里,员工们正忙着包粽子。“我们家在这里开店有100多年了,到我这一代是第四代。”商铺主人麦燕一边介绍,一边手上快速捆绑着粽子。“每天能销售上千个,除了散客外,大部分都是订单销售。端午节期间的需求会更大,每年都是这样。”

  麦燕是泰籍华人,当得知记者来自中国,麦燕拨通了她祖母的电话。麦燕的祖母叫郑敏良,出生在泰国,已经84岁了。当年郑敏良的父亲从广东东莞来到泰国讨生活,从此就在这里扎下了根。“刚开始时,父亲每天沿街挑担卖粽子,后来才有了这一间铺子。”郑敏良的中文讲得很清晰。“从父亲到我,再到我的孙子,几代人已经照看这个铺子100多年了,一直售卖粽子、烧腊等中国美食。每年端午节,我们家都会包粽子、吃粽子,最重要的是祭奠我们的祖先,这是父辈从中国带过来的传统文化,我们一直遵循着。”郑敏良老人在电话里的声音略显激动。

  在泰国,端午节也被叫做“芭掌节”。泰语发音的“芭掌”就是潮汕方言中“肉粽”的译音,也是当时华侨带过来的叫法。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准备一大桌美食来祭拜祖先,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粽子——“芭掌”和“吉掌”。甜粽在泰国叫“吉掌”,肉粽叫做“芭掌”。

  郑敏良老人说他家的粽子和别人家不一样,选用上等的糯米、广式腊肠、肉、枸杞、银杏、莲子、虾干等食材相互搭配,制作成不同口味,不仅吸引了在泰国的华侨华人,也受到泰国本地人的喜爱。

  和泰国一样,马来西亚人在端午节这天也会吃粽子。“马来西亚几乎每年都要举行包粽子大赛,参加大赛的有老有少。”马来西亚马六甲历史城区鸡场街工委会主席颜天禄表示,当端午来临之时,在马来西亚的大街小巷中,可以看到许多卖粽子的摊位。

  印尼粽子是用粳米做的,对粽子馅要求特别讲究,有猪肉馅、牛肉馅、虾肉馅、鱼肉馅,菲律宾粽子的形状是长条形的。虽然做法各异,但粽子在东南亚各国都深受喜爱。

  “粽子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外形,长的、圆的、三角形、五角形……因适应当地饮食习惯又形成各种各样的口味。粽子已渐渐融入东南亚各国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是中国传统习俗与世界融会贯通的一个最佳体现。但万变不离其‘粽’,粽子代表了海外华人对家国最深的眷恋,也是最恒久的乡愁。”泰国侨商智库理事长陈金敦说。

  像粽子一样,端午民俗文化也已经融入了东南亚各国的生活。今年是中马两国建交50周年,也是马六甲旅游年,2024年端午文化系列活动已被列为马六甲州政府重点项目。活动组委会主席周志明表示,东南亚国家端午节会举办龙舟竞赛、燃放鞭炮和舞狮舞龙等活动。每年组织端午民俗文化活动,不仅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更饱含着海外华侨华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新加坡的东海岸公园,每年端午节都会举行精彩的龙舟邀请赛,来自世界各地的龙舟队伍云集到这里,场面高潮迭起。新加坡人们认为端午节还有一种含义,即端午节是一个驱邪辟毒、保健平安的节日。在端午节当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一些菖蒲、艾草、榕枝等,将其捆绑成两小束,圈上红纸条,然后分别悬插在两边门柱子的上方,祈求安康。

  在越南,人们认为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人们会饮雄黄酒,小孩身上涂雄黄酒驱虫,并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小孩佩香囊,传说有辟邪驱瘟之意。“东南亚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习惯,丰富了端午节的多样性,也展示了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传承。”越南河内大学阮成功教授说。

  中国端午民俗文化经历20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世界各地,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生机与魅力,也传递了中外文化的交融与互动。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相信一颗小粽子也能“粽”情万里、“粽”贯五洲,让端午成为连接中外的文化纽带。 【编辑:何颖】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