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淮河畔望向历史深处

发布时间:2024-12-22 16:13:32 来源: sp20241222

  尹磊在工作中。   受访者供图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位于江苏南京秦淮区夫子庙学宫东侧,由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改扩建而成,已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

  江南贡院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科举考场,是科举制度的有形遗产在南京的最直观体现。留法归来的尹磊是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副馆长、秦淮非遗馆馆长,回国后,他长期深耕于文博艺术前线,希望能通过自己与团队其他成员的努力,“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传承好,让秦淮河所哺育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从塞纳河畔归来

  尹磊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新疆大学、南京大学,2008年,他被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到法国高等实践研究院攻读历史学博士。该校一直倡导并致力于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是法国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代表学校,特别是在历史学方面拥有深厚的积淀和研究传统。

  留学期间,法兰西学院教授、著名考古学家葛乐耐送给尹磊一张吉美博物馆的参观券,尹磊去参观时,发现馆藏品中还有西域壁画,其精美程度让人震撼。当时,尹磊在法国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与丝绸之路的历史有很深的关系。看着馆中壁画,尹磊的情绪很复杂。

  “思前想后,我与几位留学于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中国青年学者一道,组织了一个名为‘青年敦煌学会’的线上读书班。希望能通过不同的跨文化研究视角,为国内的敦煌文化研究出一份力。”尹磊说。

  2012年,尹磊被推荐加入了法国亚洲学会。一次图书馆查阅资料时,他意外发现了包括状元卷在内的一批清代殿试卷的原卷。这批本应珍藏在中国自己博物馆内的文物,是如何流失海外,又如何见证了近代史上的风云沧桑?面对这些笔墨如新的真迹,尹磊陷入沉思,当时面对吉美博物馆内壁画时的感慨万千,再次袭来。

  不久后,南京开始在江南贡院的基础上改扩建科举博物馆。受到家乡历史文化的感召,2014年,尹磊决定回国,参与科举博物馆的建设工程。

  在传统文化语境下重新定义博物馆

  投入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建设运营的8年间,尹磊致力于征集来自全国各地的科举文物精品,从个人理想、地域文化到国家制度等多个角度,从文物展品、文创产品到学术研究等多个层面,向海内外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与文化。

  那段时间,他广泛涉猎典籍论著,走遍了江南贡院的每个角落。“面对历史的厚重,人就会意识到,再怎么努力也不过分。”尹磊说。

  为了办好高质量博物馆,尹磊开始尝试“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下重新定义博物馆”。在他看来,博物馆不仅是“封存”历史的殿堂,还应该是面向公众的论坛,更可以是与公众互动的“游乐场”。虽然观众在参观博物馆时需要安静的空间,需要对承载历史的文物有一份敬畏,但这并不意味着博物馆要时刻保持紧张、严肃的氛围。于是,尹磊作为策展人策划了“士子的行旅——中国古代科举与旅行特展”。为了“让文物‘动起来’,让展览‘活起来’”,展览中将古代士子的脚踪、科举考试的空间地理分布、科举文物、相关影视作品等多媒体展示与互动装置相连,吸引了不少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前来观展。

  最近,尹磊带领团队投身于《历代江苏进士录》的编撰工作。丛书收录了今江苏省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历代进士,包括江苏进士的名录、小传、相关史料,以及对前人研究的补证。团队还打造了寻访状元、进士后人家族数据库,研究人员可以从数据库内下载相关资料及数据分析结果。“无论是专门研究科举领域的专家学者还是有志于研究科举的高校学子,都可以与馆内的研究人员一道,共同使用学术资料,共享科举博物馆的研究成果。”尹磊说。

  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与对话

  作为深耕文博领域的留法归国学子,尹磊认为,可以在推进中法博物馆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成立两国博物馆、美术馆交流互鉴的机制和路径。同时,还可以不断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中法文博界在学术研究、文物保护、办展、文创等领域的合作;深入挖掘中法两国在非遗文化方面的合作潜力,比如中华美食、中医等。借鉴法国在打造水韵文化、旅游文化上的成熟经验和做法,赋能大运河文化建设,合作打造高水平的水韵文化项目标杆。

  随着中法文化交流不断开展,两国互译作品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了东西方读者眼前。尹磊翻译了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的代表作《圣武亲征录》,一经出版便受到学界称赞,获得2022年度上海古籍出版社“典籍文献类十佳”等殊荣。

  “文化交流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彼此之间有了更多了解,而且通过了解对方来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对于继续推进中法双方了解和互信、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尹磊认为,可以以非遗文化等为抓手,在此基础上展开文化作品创作与利用的交流。同时依托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更深层次合作,特别是推动中法青年互访,深度体验两国文化。也可以加大对演出项目、出版项目的支持,系统地向法国介绍中国学术、文艺、人文领域的新成果和新创作,同时引进法国的优秀文化作品和具有影响力的最新学术成果进行译介。

  “在整个过程中,留法学子们大有可为。”尹磊说,“利用好自己所学,海归人才可以在文化、经济等多领域更好起到桥梁纽带作用。”

(责编:郝孟佳、李依环)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