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

发布时间:2024-11-16 12:49:22 来源: sp20241116

  董小麟

  2023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近日落下帷幕。大会期间,粤港澳三地携手,联合招商硕果累累,达成投资贸易项目859个,总金额超2.24万亿元,充分彰显出大湾区的强大引力。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横琴、前海、南沙、河套重大合作平台加速建设,粤港澳三地不断融合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大湾区建设日益展现新气象、开启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4月视察广东时强调:“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摆在重中之重,以珠三角为主阵地,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提升全球资源配置力并增强对内需增长的贡献度。高质量打造国际消费枢纽,优化提升海内外消费资源配置能力,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推进国际消费枢纽型城市群的构建中作出积极布局

  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服务于人的发展,而消费正是以满足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而实现社会生产目的。因此,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与质量提升的基础和导向功能,做大做优内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与支撑作用,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把“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列为做强内需和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环节。在“十四五”开局的2021年,国家正式启动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体现了新形势下打造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极的需要,即通过构建国际消费资源的集聚中心,形成全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在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发挥消费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国家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的首批城市包括了我国全部直辖市以及广州市,呈现了分别布点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都市圈的格局,这一布局客观上反映了这几大区域板块对我国提升内需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地位。因此,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首批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所在的重要经济区域之一,要在构筑大湾区经济发展新高地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相应的消费力,为打造中国式世界级消费枢纽地创造内在的持久动力;同时发挥好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的枢纽功能,让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枢纽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地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已写入《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广东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提出要推进广州、深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支持珠海、汕头、佛山、东莞、湛江、韶关等培育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加上港澳原有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基础,粤港澳大湾区以立足世界级城市群的视野,将在推进国际消费枢纽型城市群的构建中作出积极布局。

  在供给侧与需求侧联动中提升国际消费资源配置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消费枢纽具有良好的现实条件。一是从区位优势看,粤港澳大湾区处于当今世界经济最具活力之一的亚太区中心位置,同时也居《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所覆盖的区域空间的地理中枢,其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等经济流量领先世界主要湾区。二是从政策与规划看,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发展世界级消费中心的制度性利好,不仅属于《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所列之“培育形成具有国际水准和全球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群”的规划内容,而且大湾区的广州、深圳和香港、澳门这四大核心引擎更在国内国际营商环境评价中获得好评。三是粤港澳大湾区已有相应的消费力及支撑消费水平提升的基础。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在1.9万亿美元左右,若按单独经济体排序可列当年世界第10位;其人均GDP达到2.26万美元,与同期世界人均GDP1.25万美元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可见,现有的发展基础,为进一步提升国际优质消费资源的供给和消费需求集聚水平提供了颇具韧性的支撑力。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强需求侧管理两个侧面联手推进国际消费枢纽高地建设,需要着重从以下方面发力:在提升商业要素配置水平、更好服务本地消费、做强外来消费吸引力方面,要加大国际性商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品牌引入的力度,优化城市商业中心的建设及布局,实现粤港澳三地优质消费资源的共建共享,注重总部经济的培育和布局,构建更丰富的多层次多品类的消费品与消费服务供给渠道;在系统深挖旅游资源配置潜力、提高旅游消费质量、扩大域外客流吸引力方面,要打好文化资源牌,打好自然景观牌,打好商贸、文化与旅游的组合牌,做好医养旅游服务消费资源供给等,全面完善消费供给的产品与服务体系;在加强需求侧管理以持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消费质量的满意度方面,要提升城市消费资源整合营销水平,把握当前消费需求变化规律,打造更丰富的粤港澳大湾区消费特色,加强服务消费者的制度保障,并且在营商环境建设中把优质消费环境建设纳入进来,提升消费服务质量,构筑更完善的集聚国际消费力的制度基础,并采取多种方式持续拓展消费者资源,做大消费流量。

  系统集成协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高质量国际消费枢纽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大湾区各城市发挥自身积极性和打造有吸引力的特色,又需要增强系统集成优势,在协同推进中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更大绩效。

  增强规划协同以引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消费中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强政策协调和规划衔接,优化区域功能布局,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根据这一要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同样要加强规划协同的引领力,特别在对吸引国际消费资源流量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交通、物流、国际商务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上,更应发挥好系统运作的合力。各地要立足大湾区的高度和广度,从大系统的高质量运行着眼,加强彼此交流沟通,完善促进消费的制度安排。在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的集成创新中,要把粤港澳大湾区行业协会、商会之间的合作纳入进来,通过各地政府协同引领商会协同,焕发市场经营主体活力,打造国际消费枢纽建设和运行的产业链供应链和综合服务链,实现世界级消费中心建设的效益最大化。

  以全球视野做大粤港澳协同打造国际消费枢纽的格局。一要用好中央赋予的建设广东自贸试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重大合作平台的政策,提升包括消费资源在内的全球资源配置质量。二要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统一市场创造更有利的制度性支撑条件,在“一国两制”前提下,把粤港澳三地营商环境与消费环境的制度“局部差异”转化为“杂交优势”,营造新的更高层次的集成创新力。三要联手打好对外交往交流组合牌,如国际会议、国际赛事、国际商事合作等,这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用好跨境资源,深化与国际市场的交流融合。

  发挥好粤港澳大湾区支撑国际消费枢纽建设的相关试点和示范点的协同带动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广州列入首批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列入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列入全国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的城市等;深圳与广州成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广州、肇庆、佛山、中山、惠州被认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深圳、珠海、中山、江门、惠州等大湾区城市各有部分区域被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珠海、惠州、深圳、肇庆、佛山、东莞先后被国家命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要着力提升这些试点或示范区的联动功能,构建起支撑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建设全局的协同创新体系,从而对海内外消费力的吸引和集聚带来更强的辐射力。

  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南方日报) 【编辑:叶攀】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