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金融服务 助力“老有所养”(微观)

发布时间:2024-12-11 18:31:50 来源: sp20241211

  要不断扩展金融服务内容,优化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快构建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

  发展养老金融,也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平均寿命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选购各种养老金融产品,为老有所养增添保障。

  今年初,福建厦门市民张东旭购买了一份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这款产品有保底收益,能终身领取,投保人还可选择月缴、年缴或趸缴保费。“手头宽裕时可以多缴,资金紧张时可以暂时不缴。”张东旭对此很满意。

  缴费灵活、投保简便、收益稳健的养老金融产品,符合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的需求,有利于消费者进行长期养老规划,受到客户好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承保保单合计63.7万件,其中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投保保单约7.9万件。不久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相关文件,进一步扩大经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的机构范围。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实践探索,体现了养老金融产品的重要价值,为通过金融创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写下生动注脚。

  更好服务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是金融业的重要职责。为养老事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要完善养老金融产品体系。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养老金融发展蹄疾步稳,群众享受的金融服务日益丰富。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稳步推进,参与人数突破4000万;具有养老属性的商业保险业务累计积累责任准备金超6万亿元;养老理财产品累计发行规模超1000亿元……养老金融产品更趋多元、覆盖人群更广,但与群众需求相比仍有差距。着眼未来,还要不断扩展金融服务内容,优化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快构建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

  在养老金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市场化养老金占比较高,而目前我国这一比例还相对较低。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迫切需要将一定的个人资产转化为长期限、有养老属性、相对安全、又有一定收益的养老金融产品,增强群众自身的养老保障能力。针对差异化需求,推动养老金融产品创新,进一步引导群众做好养老投资规划,能有效提高居民的购买意愿。此外,有些金融产品虽然冠以“养老”的名头,但与普通理财产品并无差别,一些机构甚至打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等旗号,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实施非法集资活动、骗取老年人资金。针对此类问题,“出利刃”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好消费者合法权益,才能支撑起养老保险第三支柱。

  发展养老金融,也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当前,家庭小型化趋势使其养老功能逐渐外化,市场和社会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金融需求日益旺盛。养老领域往往投资规模大、开发周期长,但用户黏性强、项目含金量高、市场前景广阔。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动金融资源向机构养老、健康管理、生活护理、旅居养老、老年教育等领域倾斜,就能更好挖掘养老市场潜力,实现支持养老产业和金融业自身转型发展的良性互动。

  养老金融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对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人口老龄化规模大、程度深、速度快,养老金融是篇大文章。聚焦群众迫切需求,统筹各类金融资源,持续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定能更好助力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老有所养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30日 05 版)

相关新闻:

让科技金融成为创新加油站——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①

以金融活水持续滋养绿水青山——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②

擦亮普惠金融的为民底色——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③

(责编:岳弘彬、曲源)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