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用实践回答“创新三问”

发布时间:2024-11-15 11:06:15 来源: sp20241115

原标题:科技小院用实践回答“创新三问”

自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带领团队在河北省曲周县建立第一个科技小院至今,科技小院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了教育、科技、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创新为了什么、创新该怎么做、创新该做什么”。

创新为什么:破解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困境

对于农业农村生产中的资源约束、环境压力、市场竞争等多重挑战,唯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找到破解之道。科技小院的创新实践体现了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小院通过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准确把握了农业生产中的痛点和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这正是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生动体现。

科技小院的创新实践充分说明,要破解农业农村发展的现实困境,需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大潮中,科技小院主动投身于农业生产一线,用科技的力量为农民解忧、为农业增效、为农村添彩。这不仅是对科技创新价值的深刻诠释,更是为新时代培育壮大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树立了典范和榜样。

创新该怎么做: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科技小院通过政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构建了一个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无缝对接,这正是系统创新思想的生动体现。

首先,深入一线、沉到基层、了解真实需求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与农民、农业企业、涉农产业等生产一线的紧密合作,科技小院准确把握了农业生产中的痛点和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这一做法体现了科技创新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的基本原则。

其次,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科技小院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合作,构建了一个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无缝对接。这一做法体现了科技创新以合作为基础、以开放共享为目标的内在要求。

最后,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是科技创新的持续动力。科技小院通过为研究生、科技人员等提供实践、学习和研究的平台,不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备实践经验、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的农业科技人才,还建立了一支高效协作、勇于创新、接续奋进的优秀团队。这一做法体现了科技创新以育新人为本、以团队建设为支撑的核心理念。

创新该做什么: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

科技小院的生动实践启示我们:创新要立足国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解决当下中国的实际问题出发;创新人才是根本,要注重培养具备实践经验、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的科技人才;要注重科技创新成果的落地应用,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科技小院在创新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充分展示出创新在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首先,致力于破解农业农村生产中的科技难题是科技小院的重要使命。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农村生产技术和理念,科技小院为农业农村生产提供了直接、实用的科技支持,有效提升了农业农村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其次,推动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是科技小院的核心任务。科技小院通过驻地研究和实地试验,不断探索新的农业技术和方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高效、更环保的解决方案。同时,它还通过示范推广先进的技术和创新成果,帮助农户、生产组织、企业等提高效能,促进产业升级、产品提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最后,培养大批新时代科技农人是科技小院的长远目标。这些具备实践经验、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科技农人,将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农业科技知识,还具备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

(作者系中国科协科普部、战略发展部原部长)

(责编:杨曦、陈键)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