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澳大利亚“机密研究”的结论并非什么秘密

发布时间:2024-11-07 16:51:15 来源: sp20241107

  新华社堪培拉10月11日电 题:澳大利亚“机密研究”的结论并非什么秘密

  新华社记者章建华

  香港《南华早报》近日援引消息称,澳大利亚政府在过去八年开展了三次“机密研究”。这些无党派独立研究报告的结论近乎一致,认为澳大利亚“不可能”与中国脱钩。

  其实,澳大利亚即便不进行“机密研究”,中澳贸易上的互补关系以及由此长期形成的互利格局也显而易见。就拿澳大利亚公开的统计数字来说,双边贸易已从中澳建交第二年1973年的1.13亿澳元上升到2022年的2842亿澳元,如果没有彼此互惠的利益基础,如此大的贸易增幅恐怕难以实现。“机密研究”、公开数据和两国建交半个世纪来的实践也都清晰地表明,中澳合则两利。这一事实和原理即便一时被刻意掩盖,也无改两国关系长河的大流向。

  经贸合作是中澳双边关系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推动力量。双方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经济结构高度互补,中国早在2009年就成为澳最大的货物贸易出口市场,对华贸易在澳大利亚外贸总盘子中占据重要份额并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中澳双边货物贸易额超过2200亿美元。2023年上半年,中澳贸易额达到1161.6亿美元,同比增长8.6%。在服务贸易方面,澳大利亚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有近62万名国际学生在澳接受教育,中国内地学生占比25%,排第一位。疫情前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最有价值”的入境游市场,当前两国航班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中国已成为澳第二大国际游客来源国。今年8月,中国恢复赴澳出境团队游,为当地旅游经济注入利好……

  中澳合作成果清单还有很多,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利益,不断为两国经济的高度互补性提供新注脚。中澳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澳关系,对澳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坚持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一重要定位,推动中澳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利益,为地区和平稳定发展作出贡献。对于双边贸易中一些分歧关切,中方努力通过对话沟通,寻找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中方致力于同澳方开展友好交流合作,这一政策没有改变。

  纵观中澳关系50余年发展大轨迹、全球格局变迁大趋势,对中澳关系发展的大方向应有清晰准确的认识。这个认识简单朴素,那就是,相互尊重、互利共赢是维护彼此国家利益的最好方式。当前中澳关系正处于企稳向好的重要阶段。去年习近平主席同阿尔巴尼斯总理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会晤,就继续发展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王毅外长同黄英贤外长在北京举行外交与战略对话,为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制定路线图。今年年初澳方数名高官接连访华。最近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李强总理同阿尔巴尼斯总理举行了建设性会谈。双方高层互动频繁,增强了两国间重建互信、双边关系重回正轨的正向预期。

  从更长时间跨度审视中澳关系,此前几年发生的波折困难并不能定义双边关系的本质,更不能因此阻挡中澳合作步伐。从根本上说,中澳关系终归是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的关系,要从各自诉求和互利合作的基本点出发去看待两国关系。从相互认知来说,要客观、冷静、友善看待对方;从定义双边关系来看,要坚持中澳是伙伴而不是对手,澳方尤其应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对澳是机遇而不是威胁;从历史进程和全球格局演变来看,独立自主、不受第三方影响或干扰推进中澳双边关系,才是维护彼此利益的最好方式——跑歪、跑偏了,上的是别人的道儿,耽误的是自己的行程。

  中澳关系曾长期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澳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相信双方只要本着坚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精神,必会推动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

(责编:崔译戈、刘慧)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