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时评·法治网事①】以法护网 护的是亿万网民的合法权益

发布时间:2024-11-07 10:40:54 来源: sp20241107

  编者按:   今年,我国迎来全功能接入互联网30周年。回首中国互联网走过的30年,既是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的30年,也是网络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30年。今年6月,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发布《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白皮书。结合白皮书内容,央广网策划推出系列评论文章《央广时评·法治网事》,与您共同梳理总结30年来我国网络法治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新增网民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可见,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网络已深深嵌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然而,在为人们带来便利和机遇的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一些新形势、新问题,网络犯罪手段日益翻新,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违法行为层出不穷,不仅破坏网络空间生态,还给网民的财产安全、名誉权等带来极大威胁。

  究其原因,一方面,网络空间的隐匿性淡化了信息发布者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造成短视频造假套路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个别平台企业、社交媒体因流量变现需求,导致内容审核机制不严,纵容了部分用户发布低俗、无价值甚至有害的信息。譬如,多名百万级网红此前在平台上公然炫富,宣扬拜金主义的错误价值观,对整个社会风气带来不良影响;再有,以“凉山孟阳”为代表的“系列网红直播带货案”,打着助农旗号,故意消费广大网友的同情心,在直播带货过程中虚假宣传,涉案数额巨大,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影响……

  诸多网络环境乱象唯有通过法律的有力制裁和坚决威慑,才能得到有效遏制。当前,我国已制定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及《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网络信息内容传播规范和相关主体的责任,为治理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公共利益、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违法信息提供了法律依据。去年年底,公安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起草《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征求意见稿)》,对电信网络诈骗这一严重的社会公害进一步建立健全联合惩戒制度。同时,我们也关注到随意打赏、诱导消费、内容涉黄等问题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成长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为保障和引导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我国出台了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结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的规律特点,就规范网络信息内容、保护个人信息、防治网络沉迷等作出明确规定。

  治理网络空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单打独斗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法律法规的震慑力,更需要来自社会方方面面,包括政府部门、平台企业、媒体机构、社会公众在内的各方主体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推进互联网行业领域深度整治,我们就必须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对失责单位及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惩戒;要建立一体化“打防管控”模式,通过加强执法协作、黑灰产整治、企业自查整改等机制建设,健全完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总而言之,我们要以法护网、建章立制、明确规则,形成多主体全链条的保护合力,维护清朗网络空间。(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李勤余) 【编辑:付子豪】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