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开展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政策更贴心 兜底有保障

发布时间:2024-11-24 05:08:17 来源: sp20241124

  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社会救助改革创新——

  政策更贴心 兜底有保障(深阅读·关注社会救助)

  本报记者 范昊天 李昌禹

  随着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成,我国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越织越牢,保障政策日趋精细化、精准化。

  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其中,在提高救助精准度与效率等方面,探索出建立困难家庭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建立社会救助诚信服务体系等好做法。

  推进信息化建设,救助更精准

  “周师傅,身体好些了吗?”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一个老旧小区内,社区救助干事王随京和社工史鹏宇提着米、面、油等,到低保户周师傅家中看望。

  “多亏你们及时救助!我现在好多了,孩子成绩最近也有了进步。”40多岁的周师傅曾是一名网约车司机,与十几岁的女儿、70多岁的父母一同住在6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去年,周师傅突发疾病入院治疗,出院后,又因肾炎再次住院。家里断了收入来源,只能靠周师傅父母的退休金生活。正在读初中的女儿也因家庭变故出现成绩波动。

  周师傅家出现困难后,武昌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很快接到预警信息,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随后上门核查,经过评估,周师傅被认定达到社会救助标准。在社区协助下,周师傅很快办好了低保与面向困难群众的医疗补充保险,社工还联系到两名大学生志愿者,为周师傅的女儿开展课业辅导。

  “预警信息”从哪里来?近年来,武昌区深入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双架构多维度综合评估模型,破解救助对象发现难、认定不精准、救助服务供给与需求信息不对等等难题。

  武昌区是老城区,下辖14个街道、142个社区,困难群众较多。“我们打通残联、医保、民政、卫健等15个部门帮扶的13万户共计21万人的信息数据,形成低收入家庭信息数据库。”武昌区民政局低保中心主任王群介绍,在此基础上,综合年龄结构、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等6个维度建立监测预警机制。一旦达到预警分值,疑似困难家庭就会被系统筛选出来。工作人员再入户核查,进一步判断家庭困难程度、致困原因等。

  王群说,通过全面分析困难家庭的救助需求,充分发挥社工等社会力量的作用,武昌区通过经济援助、学业辅导、心理慰藉等,已对多名困难群众进行了精准救助。

  推行告知承诺制,救助更高效

  “低保这么快办下来,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压力。”前段时间,年近50岁的王付红为了给女儿治病,忙得心力交瘁。民政部门的及时救助,让他心里踏实了许多。

  王付红一家住在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河口镇二港村,他和妻子平时主要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去年,10岁的小女儿小美确诊患白血病,随后转到武汉协和医院治疗。“检查就花了好几万元,后续还需要住院治疗费用。”王付红在给镇、村干部的电话中焦急地说。

  “现在我们在推行社会救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可以通过这一制度审核确认为低保、临时救助对象,简化办理流程,实施紧急救助。”河口镇民政办工作人员张珍香告诉他。

  随后,王付红向社区提交低保申请,通过告知承诺制完成授权核对。经过基本核对,王付红一家申报承诺的成员、经济状况被认为与核对报告基本一致,符合通过简化流程完成低保审核确认的条件,可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民政办工作人员同步将王付红一家的信息推送至医保部门,方便其后续享受医疗救助等政策,并通过资助参保将其纳入居民医保。

  近年来,黄石市出台社会救助申报承诺及失信惩戒试点工作方案,对办理低保的诚信申请人可免除9类14项证明材料,并将申请人承诺信息上传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建立“明白告知—诚信申报—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管理闭环,大大提高了办理效率。

  “现在已逐步形成了‘申请人诚信申报、审批人员事后监管、失信申报依法撤销、信用管理联合惩戒’的管理模式。”黄石市社会救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鼓励群众诚实守信的同时,依托大数据,结合定期复查、随机抽查、问题倒查等方式进行校核、跟踪。截至目前,黄石市有超过2000户3500名救助对象通过简化流程得以纳入保障范围。

  形成服务合力,救助有质量

  不仅是湖北,近年来,在民政部的推动下,各地扎实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以更有温度、更及时的救助服务,让社会救助更便民、更暖心;通过大数据助力纾困解难,对临时救助对象实施紧急救助等,让社会救助更精准、更高效。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不少地区逐步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通过线下主动发现和大数据匹配,将需要救助帮扶的低收入困难群众纳入监测范围。一些地区还建立起综合救助帮扶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林闽钢认为,近年来,各地在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做法上有不少成功经验,提高了救助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也让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更加健全。

  “当群众基本生活遇到困难时,如何及时发现、快速帮扶始终是社会救助的重点和难点。”民政部社会救助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细化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各项政策措施,拓展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应用,实现与相关部门常态化数据共享;加强急难社会救助,落实“先行救助”等政策,提高制度可及性和救助时效性;进一步规范优化低保、特困审核确认程序,并适度扩大救助范围。

  本期统筹:栾心怡 【编辑:房家梁】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