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余亮:我仍是睡在“黄泥瓮”的“小糊涂”

发布时间:2024-12-14 14:36:04 来源: sp20241214

  “在为母亲准备后事的晚上,我和我大哥二哥抬着‘黄泥瓮’扔到河里,我清楚地记得它掉到水里的声音,是沉闷的。用黄泥和稻米做成的‘黄泥瓮’,很快融化在水中,但它所承载的记忆永远在心中,无法磨灭。”

  近日,鲁迅文学奖得主、民进会员庞余亮的新作《小糊涂》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3月10日,庞余亮携手著名作家毕飞宇、《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出席在北京举办的新书分享会。在分享会上,“黄泥瓮”成为庞余亮分享自己童年经历的关键词。

  “写给母亲和童年的一封长长的信”

  “黄泥瓮”原本是庞余亮母亲做来储存粮食的米缸。分家后,这个总是“张着空空之嘴的黄泥瓮头”就成了幼年庞余亮睡觉的地方。

  在新书《小糊涂》中,“黄泥瓮”成为庞余亮书写童年的重要场景,也是他童年时期心灵和身体的避难所。“黄泥瓮就像母亲的子宫,给我温暖,它在河中慢慢消失,我的童年也仿佛消失了,但我始终没有走出童年的‘黄泥瓮’。”庞余亮说。

  《小糊涂》一书是继《小先生》《小虫子》两部散文集之后,“小先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小糊涂》的笔触对准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是成年后对童年的深度访问,同时也是写给母亲和童年的一封长长的信”。

庞余亮的“小先生三部曲”,从左至右:《小先生》《小虫子》《小糊涂》。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北水乡物质极度匮乏。身为家里的第十个孩子,庞余亮的生活注定比同龄人更为窘迫。

  “其中最铭心刻骨的感觉就是饥饿。”庞余亮说,家里有十个孩子,口粮不够吃,母亲有一句挂在嘴边的“饥饿经”——“没钱打肉吃,睡觉养精神”。

  为了对抗饥饿,幼年庞余亮有很多“小妙招”,舔食“乌麦”就是其中之一。

  “乌麦”是早熟的“黑麦穗”。他在书中写道,“一旦发现了乌麦,就会小心靠近,屏住呼吸。因为是粉末,不能有风,不能有重呼吸,如果风大了,乌麦上好吃的粉末就会吹落”。

  “开始的时候,我会小心翼翼摘下乌麦,然后像握着一支棒棒糖一样慢慢舔那些粉末。后来就有了经验,直接舔,不要摘。”有关乌麦的记忆,始终慰藉着庞余亮饥饿的童年,他还曾给它取名为“黑巧克力麦”。

  然而多年后,当庞余亮与一位农学家朋友兴致勃勃地谈起乌麦时,却遭到了对方的“嘲讽”。“原来我小时候钟爱的乌麦,竟是植物病菌。一旦有‘乌麦’出现,就意味着麦子的灾难,意味着农民碗里的饭不够吃”。“或许我的快乐,正源自于童年的‘小糊涂’,而童年的经历也成为我日后文学创作的宝藏。”庞余亮说。

  “我写《小糊涂》的时候,有意识地把整个故事写出一个‘黄泥瓮’的形状。”庞余亮就像当年的母亲一样,极具耐心地将黄泥打薄,糊在糯米稻草上,紧接着,他将这些泥草筋盘出了许多条辫子状的“长面包条”,让《小糊涂》如巨大的黄泥瓮一般,包孕了苏北大地上童年的真实模样。

  “把生命中的温暖一点点积聚起来”

  当50岁的庞余亮重返那段充斥着饥饿与疼痛的童年记忆时,却也回味出许多甜来。

  “9岁那年,我才意识到我母亲是爱我的。”庞余亮回忆,“当时我的母亲正在干农活儿,突然听说河边有个‘小三子’溺水了,她以为是我,像疯了一般狂奔回家。”庞余亮说,“从那一刻起,我意识到母亲是在乎我的,原来我不是‘多余的孩子’,那个下午温暖了我的一生”。

  “人生就是这样,把生命当中的温暖一点一点地积聚起来,成为鼓励自己的力量。”庞余亮说,“只要这些爱与温暖存在,我就永远是那个睡在‘黄泥瓮’里快乐的‘小糊涂’”。

  “恰恰他在童年稀疏的爱中,发现了最茂密的人间感情。”在施战军看来,《小糊涂》既写出了草木式的运命,又写出了草药般的滋味。“庞余亮在《小糊涂》里,写的是自我成长与母爱的关系,而他在刻画母爱时,照顾的是众生万物的感受,他让自己的文字具有像草药般的浸润能力”。

  同样经历过60年代苏北乡村生活的毕飞宇,则以“此情可待成追忆”形容儿时的斑驳记忆。在他看来,“在生命非常卑贱的时候,人类可以从大自然里面拓展出许多东西来。这本《小糊涂》,与其说写了庞余亮的童年,不如说写了一个谦卑的生命和自然的关系,这也是这部书对于当下的意义”。(完)(《中国新闻》报作者罗鲁峤)

【编辑:胡寒笑】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