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中国专家研究成果重塑肺癌治疗格局 更多患者有治愈希望

发布时间:2024-11-16 00:20:54 来源: sp20241116

   中新网 上海1月22日电 (记者 陈静)随着医学研究不断发展,在肺癌领域实现更多治愈的愿望正在渐渐成真。“对于早期肺癌患者,我们的治疗目的是让更多病人治愈。而对于复发转移的晚期肺癌患者,是让癌症成为慢性病。”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2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我们可以很有信心地提出:让更多的病人治愈,更高的五年生存率。”

  据悉,陆舜教授领衔的全国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NEOTORCH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3+1+13”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治疗新模式:即术前“3”周期的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术后“1”周期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以及“13”周期的免疫单药维持治疗。NEOTORCH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纳入的是Ⅱ期、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该成果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成为肺癌围手术期新疗法。这意味着,中国专家的研究成果将建立新的标准,重塑肺癌治疗格局。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的80%,约75%的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据悉,肺癌的Ⅲ期是指局部晚期的病人,除了可手术切除的,还有不可手术者、潜在可切除者。以往,对于可切除患者,治疗是手术后开展辅助化疗或辅助免疫治疗。对潜在可切除者,医生会先用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手段,让肿瘤缩小后再手术。但临床实践中,化疗新辅助效果并不理想。NEOTORCH研究关注到术前、术中、术后患者的各阶段治疗,真正实现肺癌治疗的全程管理。

  “在近4年的时间里,NEOTORCH研究创立了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参与该研究的上海市肺科医院副院长张鹏教授介绍。他将“3+1+13”的模式比作“三明治式”治疗,并表示,这是新的治疗方案和治疗药物的组合,使更多患者获得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机会。

  NEOTORCH研究结果显示,相较单纯化疗,中国本土企业自主研发的1.1类创新药——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可将患者的疾病复发、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60%,总生存期也有明显的获益趋势。同时,特瑞普利单抗组的近一半病人达到主要病理缓解率(治疗后癌细胞不到原来的10%)、四分之一的病人完全病理缓解率(治疗后没有癌细胞),分别为单纯化疗组的6倍和25倍。陆舜教授坦言,这意味着,对于局部晚期的III期病人而言,会有更多病人被治愈,有更高的生存率,更好的生命质量。

  最新一期国际顶尖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刊登了陆舜教授领衔、全中国56家临床中心共同参与的NEOTORCH研究成果。陆舜教授告诉记者,在肺癌治疗领域,中国从“赶潮儿”成长为“弄潮儿”。此次NEOTORCH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率先发出,得益于中国研究者此前的大量积累与学习,也得益于中国本土生物医药企业发展;同时,中国患者人数众多,未被满足的需求多,有良好的临床研究基础。他解释:“在过去20年间,我们紧跟国际研发思路,不断学习。2009年之后,不少中国学者开始在一些国际型研究中作为研究委员会成员,参与方案讨论。2019年以后,得益于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本土新药给了中国专家更多机会开展与国际同步,甚至更为超前的研究,并获得国际认可。”

  关于NEOTORCH研究,陆舜教授透露,未来还将陆续披露更多的研究成果,比如,该研究纳入的是Ⅱ期、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目前已公布了Ⅲ期患者的治疗效果,II期患者的数据以及与总生存相关的长期随访结果也将进一步总结。

  作为NEOTORCH研究在JAMA发表的共同第一作者,张鹏希望“3+1+13”的治疗方案能够得到推广,国产原研创新药能够在海外用于治疗肺癌。张鹏认为,注重原创科研成果的积累、完善从源头创新到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以及新药等上市后的监管才能加速中国生物医药的发展。(完) 【编辑:李岩】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