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西进 何以广西?——2023年中国(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侧记

发布时间:2024-12-26 19:01:36 来源: sp20241226

  近日,由民建中央、工业和信息化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打造市场经营便利地促进东西协作产业转移”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面对东西部协作共促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机遇,广西如何凭借自身优势接住这一波“新流量”?800余位政商学界人士齐聚八桂大地,寻求民营经济的发展商机,探讨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之道。

11月4日,中国(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的参会嘉宾分别走进南宁、防城港、钦州、北海考察。民建中央供图

  产业转移不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早上8点,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口岸的北仑河一桥前,中越两国的小商贩早已排好了长队等待通关。在北仑河二桥上,带着榴莲、山竹的越南货车来到防城港,载着电子产品、车辆零配件的中国货车驶向越南北方最大经济特区芒街。

  与此同时,从防城港一直向东的钦州港内,货运车辆进出有序,大吨位货轮依次停靠;在北海铁山港作业区,岸桥司机们娴熟地操作着这些大大的“抓杆”,从货轮上卸下一个个数十吨重的集装箱。

  11月4日,中国(广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的四支考察队伍分别走进南宁、防城港、钦州、北海,在这里,他们看到这样热火朝天的景象。

  “产业转移”是本届论坛的关键词之一。“过去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很容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但现在都是集约性的转移。产业集聚区的效果远超过去单打独斗、碎片化的产业转移。”国务院参事、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说。

  2020年7月,浙江华友控股集团的广西玉林华友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并非简单地办个厂,而是从钴镍锂资源开发、冶炼,到锂电材料深加工,再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的生产空间集中分布,实现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

  “我们的目标是建一个项目,造一座产业新城。”华友控股集团公司总裁汪海涛说,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锂电材料先进制造基地。

  如今,西部地区承接的产业转移不再是淘汰、污染、落后的产能。在论坛开幕式上,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工艺换代、高质量发展……成为嘉宾发言的关键词。

  在民建上海市委会副主委、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看来,西部地区要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不仅要嫁接本地的发展优势,还要改变对地区的传统定位,与广西原有产业衔接,才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汪海涛直言:“广西在新能源领域投资谋划早、体系较完备、产业亮点纷呈,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发展大格局中,广西抢回了一局发展机会,未来发展前景巨大。”

  “我们的工厂要建在国境线的哪一边?”

  “寻找机会是企业经营者的天然本能。”民建中央企业委员会信息技术分委会委员、国术科技CEO袁国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他从东兴口岸旁的高楼上远眺芒街时,“我们企业家关注的点无非是工厂要建在国境线的哪一边”。

  中国东部产业迁移的目的地不只有广西,还有中西部其他省份和邻近的东南亚地区。在“对手”面前,广西的优势在哪里?

  不少企业选择广西,看中的便是它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重庆的货物,经长江运至上海出海至新加坡,总用时在25天左右。而如果是经北部湾港发往新加坡,则只需要7天。从北部湾出海,相较长江通道节省了70%的运输成本,行程也缩短了2200公里。

  广西同时还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和陆海交汇门户,西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与粤港澳大湾区毗邻,是大湾区的直接腹地。

  位于广西东部的贺州,地处粤、桂、湘三省(区)交界处,至深圳高铁仅2小时,到广州仅1.5小时,已完全融入了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

  “自2002年建市以来,贺州始终把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深圳市创新产业融合促进会会长陈松介绍。

  背靠粤港澳大湾区这棵“经济大树”,贺州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东融“双飞地模式”。2019年至2021年,当地GDP增速一直位列全区前二。

  此外,广西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的省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联系紧密,是融通中外的开放平台。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试验区3.0版持续升级,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也正在构建之中。

中国和越南边境东段上的界河——北仑河,该河发源于中国广西境内的十万大山,最终汇入北部湾。图中北仑河的左岸为中国东兴市,右岸为越南芒街市。尹李梅摄

  用数据说话 关注企业家们到底需要什么

  从2003年开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已经走过了20年,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18届,参会总人数达到2万余人次,达成项目签约金额总计7466亿元人民币。

  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民建始终把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在促进东西部协作的过程中,企业家们到底需要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在论坛前,民建中央调研组实地走访了广西的六个地市,与企业和重点项目召开了座谈会,深入了解自治区发展的宝贵经验和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用数据说话,千家民营企业问卷调查是民建中央的“老办法”。

  民建中央企业委员会企业家精神研究分委会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李兰在会上做了《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的挑战和应对——2023年千家民营企业问卷调查综述》的演讲,从回收的1213份调查样本中,洞悉了民营企业家的心中所想。

  此外,民建还为论坛带来了经济学专家的智慧力量。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顾问委员会主任周汉民在演讲中立足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探讨如何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魏楚的发言则聚焦于专精特新和东西协作如何合力驱动实现共同富裕。

  本届非公论坛签约落地项目33个,签约金额203亿元。理论的研讨交流和项目的签约实施,既能有效促进区域间的合作,也为广西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完)

  (《中国新闻》报作者尹李梅报道)

【编辑:邵婉云】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