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化社区治理场景赋能大城善治 上海普陀探索“居委法苑”

发布时间:2024-12-19 12:45:25 来源: sp20241219

   中新网 上海12月23日电(高志苗)提供心理疏导的“悦心亭”,进行法律咨询的社区法官工作室,开展人民调解医患纠纷的调解室……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宜川路街道的“宜馨法苑”,让居民在“家门口”解决“一揽子”法律问题。

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宜川路街道的“宜馨法苑”。高志苗摄

  2023年6月,普陀区依托“靠谱解纷中心”,设立上海市首家“居委法苑”。普陀区法院副院长董果告诉 中新网 记者,“居委法苑”立足司法的规范、引导和保障功能,把法治基因规则化、制度化、结构化注入超大社区治理,以法治化社区治理场景赋能大城善治。

  为充分发挥在社区治理中的纽带作用,“居委法苑”建立“3+5”枢纽式治理机制。董果解释,“3+5”即“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派出所、平安办、信访办、司法所、法院”。枢纽式治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通过“3+5”成员单位的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破解社区治理中的“碎片化”现象,将“居委法苑”打造为社区治理的纽带、桥梁。

“宜馨法苑”中提供心理疏导的“悦心亭”。高志苗摄

  复杂的社区生态使坐落于苏州河畔的中远两湾城成为法治社区治理场景建设的载体。目前,通过“3+5”枢纽式治理机制,中远两湾城楼道堆物整治、电梯更换等工作得到赋能赋效。

  中远两湾城第三居民区委员会党总支书记恽梅告诉记者,切实感受到了“居委法苑”为社区工作赋能作用。在她看来,“居委法苑”构筑了“分类处理、定员化解”的“四级阶梯式”解纷机制,即由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第三方调解组织、下沉法官分层化解“微、小、中、大”矛盾。

  “我们希望在法治框架内,居民通过情、理、法(的顺序)化解居民矛盾,这样也利于今后社区治理达到高度自治,往友善、温暖的方向发展。”恽梅说。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宗克认为,“居委法苑”的实践体现了基层社区治理在上海城市治理中的重要性,是上海城市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的新探索,在法治这一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治理体系,提升了治理能力。

  “这一做法体现的城市治理基本原则和精神在各地具有普适性,但在具体做法上可以有所差别,对于人口密集、法治资源相对丰富的大城市地区来说,司法力量常规性下沉到社区化解矛盾纠纷的做法值得推广。”李宗克说。

  普陀区方面表示,未来,将做实指导调解的法定职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居委法苑”迸发出新的实践生命力,为新时代“大城之治”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善治之道”。(完)

【编辑:张子怡】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