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大增大减后 职业教育如何“向新而变”?

发布时间:2024-11-28 04:23:28 来源: sp20241128

  前不久,教育部发布了高职专业最新调整变化,与去年度相比,新增专业点6068个,撤销专业点5052个,调整幅度是近年来最大的一年。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急需大批的“新型劳动者”,那么,专业大增大减,职业教育如何“向新而变”?背后又反映了产业与市场需求导向的那些变化?

  大增大减 高职专业大幅调整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联系最为紧密,专业设置的变化也直接体现了产业的最新需求。在山东省,通过产教融合,对接新旧动能转换等十个重点方向展开人才培养。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产教联合体园区,七所职业院校和海尔海信等十五家企业联合开展物联网、智慧家居、工业大模型等新方向的专业建设实践。

  海尔集团产教融合项目负责人 敖翔:未来肯定是一个人机互生的时代,依托于我们的产业,围绕智能制造加工业互联网推进人才的培育。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一些传统专业大类也必须有新的赋能,例如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工程、钢铁冶金等以往的优势专业现在都面临市场变化的挑战,他们在企业支持下及时进行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方向的改造,跟上产业发展的新形势。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钢铁智能冶金技术教研室主任 马忠伟:学校及时优化调整了钢铁制造相关专业布局,建设钢铁智能制造专业群,撤销了与产业高端对接不紧密的专业。

  不仅是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也是职业教育专业调整的发力方向。比如针对人口老龄化现状,很多院校都增设或转型开办了健康养老服务类专业。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智慧健康养老管理专业负责人 江凯:主要是面向各级养老机构、老年病医院、老年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能够从事营养服务、疾病预防的相关职业的高技术技能人才,这方面的人才还是非常紧缺的。

  通过新建、改造、撤并三措并举,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将更加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且下一步调整的力度还会更大。以湖南省为例,近三年新增专业点983个,撤销728个,到2025年拟调整的比例将达到20%。

  湖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 崔书芳:我们对职业院校的相关专业进行了梳理,将加快建设新能源、空天海洋、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新兴专业,改造升级现代石化、绿色矿业、食品加工等领域的传统专业,撤并供给过剩、就业率低的空中乘务、金融科技应用等专业。

  从“有没有”到“行不行”“好不好”

  如果说,根据产业优化专业,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那么,更重要的还要解决“行不行”“能不能”“好不好”的问题,也就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去年5月,教育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6个重点领域,引入职业教育课程,开展创新型拔尖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年过去了,改革进行得如何?跟随记者到6所牵头高校之一的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探访一下。

  在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智能机器人技术实训室,同学们正在运用新一代国产人工智能芯片进行编程设计。将行业内最新的技术、设备,引入日常教学,实现课程开发与企业新技术研发“准同步”,是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专业课程改革试点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校牵头联合全国12所信息类职业院校,与华为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目前已立项建设17门专业课程,预计今年年底,将推出首批具有融媒体、交互式和智能化特征的数字教材。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 余菲:它的优点就是迭代更新速度非常快,可以把一些先进的技术,我们刚刚才研发出来的技术都融入数字教材当中。

  不仅紧跟产业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老师们也在不断探索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践,丰富教学手段。在实训课程上,利用虚拟仿真系统,同学们就可以模拟网络工程师的工作,根据不同智能制造工厂的需求来设计布置专业网络。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学生 刘静仪:每一个项目都很还原实景,很清晰地看到一个机房里的大概布置是怎么样的。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学生 林杰鑫:因为企业现在都需要复合型人才,我们掌握多种技能、多种装备的一些仪器知识,就可以更加融入以后企业要求的工作当中。

  在生产一线上实践 在科研项目中历练

  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这次试点改革中,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牵头了航空航天装备领域职业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改革试点工作,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打造起航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在四川自贡中航无人机总装厂房,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张浩阳正在装配调试一台翼龙2无人机。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 张浩阳:通过实践应用,我加深了对无人机专业知识技能应用、工段操作规范、无人机生产流程、质量控制规范等知识的掌握。

  把课堂搬进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校已经与83家企业共建了61个实训基地,让学生课堂与企业生产线“零距离”。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何龙:课程、教材、内容都源于企业真实生产场景、真实生产任务、真实生产案例,将生产标准规范向实际教学转换。

  此外,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在四川阿坝松潘县,李吉老师正带领同学们开展放牧无人机的实验调试,这是学校在当地的一个助农项目,也是学校探索的一种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李吉:从早期的做实验,到我们去年年底,做完牧场验证以后出了第一代产品,我们的学生都是全面参与的。学生也实现了全方位的能力提升,对于他们将来的职业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协同创新 “产”“教”如何齐头并进?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创新是关键。职业教育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去苏州看一看↓

  在江苏苏州吴中区,这家生产传统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的企业,正在积极转型,进军人形机器人赛道。然而,转型初期他们就在人形机器人旋转关节研发中遇到了难题。正当企业为难时,苏州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成立,给他们搭建起了一个通力合作解决问题的平台。

  联合体由苏州市职业大学联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成立,整合了113家机器人头部企业、14所院校以及哈工大苏州研究院等9家科研院所。经过近3个月的时间上千次实验,今年初,企业的人形机器人旋转关节研发成功,实现了硬件上的一个突破。

  苏州市职业大学校长 温贻芳:这个市域联合体主要是针对机器人的上中下游,我们可以把这些技术资源、人才资源聚集起来,能够迅速融入我们当地的产业之中去。

  据了解,苏州有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1000多家,上中下游产业链完整。机器人产业已被列入苏州“十四五”规划十大千亿产业链。产教联合体的成立,不仅可以为这些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也提供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

  乐聚(苏州)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松:人才培养上其实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帮助,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工程师,能很快把相关的产品和业务开展起来。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联合体的成立也推动了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苏州市职业大学校长 温贻芳:让我们的学生学到的都是最新的企业的技术,能够解决现场生产的一些复杂问题,这样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企业真正欢迎的人,企业觉得录用我们的学生是有意义的。

  (总台央视记者 高晨源 姬强 朱平 傅蕾 李必雄) 【编辑:于晓】

tree view
按部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