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19:33:45 来源: sp20241124
一直以来,唱空中国的论调屡屡被证伪,又屡屡改头换面、反复出现。前不久,一些西方政客和机构臆造“中国崛起顶峰论”,看似角度新奇,却与2013年炮制的所谓“中国奇迹终结论”如出一辙。历史从来是一个长周期的发展过程,妄断“顶峰”和“终结”,在任何话语体系下都有违逻辑、常识和事实。
10多年来,一边是鼓噪中国经济从“令人失望”到“近乎崩溃”,一边是中国经济承压前行、波浪式发展。2023年,中国GDP超过126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相比2013年的56.8万亿元、18311元均是翻了一番多。5.2%的增速也明显快于美国的2.5%、欧元区的0.5%、日本的1.9%,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超过30%,仍是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面对亮眼的数据、有力的事实,“中国崛起顶峰论”又是从何而来呢?
其一,“疫情冲击影响致顶”。这种论调认为,新冠疫情加快了见顶的进程,“新冠后遗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成为常态。
的确,肆虐3年的新冠疫情给世界和中国经济都带来了巨大冲击。但历史地看,流行病疫情再严重,也是短期性的;对经济的冲击再大,也不会对长期发展趋势产生根本影响。2020年,我国就成为疫情发生后全球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如今,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疤痕效应”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祛散。去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2%,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数据背后是升腾的烟火气。从去年“五一”“十一”到今年春节,“金牌”国货推陈出新,各地文旅持续发力,各式各样的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新体验不断涌现。无论是“尔滨”登顶热搜,还是国产手机一货难求,无论是长沙街头的夜经济,还是杭州亚运会、洛阳汉服等热点话题火爆“出圈”,都展现出中国经济持续复苏、消费持续提振的生动场景。一股股助“燃”的强劲力量,让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动力更加澎湃。
其二,“人口红利消失致顶”。这种论调认为,中国总人口数量已经见顶,人口红利消失将使过去40多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不可持续。
近年来,我国人口总量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但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仍有约8.65亿人,劳动参与率在世界上处于较高水平,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并没有消失。更进一步看,对经济发展来讲,劳动力投入很重要,有效劳动的投入更重要,而有效劳动是“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教育水平”。也就是说,相较人口规模,影响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是人口素质。
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至11.05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超过2.4亿人,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特别是我国理工科毕业生规模庞大,“工程师红利”业已形成。整体上看,虽然人口老龄化有所加深,但每年的有效劳动是在增加的,“人口红利”正在加快向“人才红利”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进而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来源。
其三,“科技打压脱钩致顶”。这种论调认为,中国还处于技术转型和学习的阶段,美西方科技封锁将影响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制衡中国持续崛起。
科技打压就能堵住中国发展之路?对这个问题,历史早已作出不止一次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屡屡被围堵打压,但中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一穷二白中都能渡过难关,而今更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小院高墙”又怎能挡住创新发展的铿锵步伐!
今天的中国,既奉行“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又不断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近些年,中国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正在结出累累硕果。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开始商业运营、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大国重器”亮点纷呈,前沿科技领域厚积薄发,充分展现了“中国创造”的硬核实力。放眼产业层面,中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正在加快转化应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下人才多、市场大、产业配套齐全等优势,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勃发奔涌,新质生产力正在实践中形成,并显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坚实支撑力。
其四,“经济增速放缓致顶”。这种论调认为,内外特殊机遇期带来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奇迹”不可持续,中国将陷入增长乏力困境。
经过30多年GDP年均9.9%的高速增长之后,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确有所放缓,但这是经济发展阶段演进的自然结果。历史地看,潜在增长率自然回落,经济从高速增长期向中速平稳增长期过渡,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走向,具有规律性和必然性。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一批成功的追赶型经济体如德国、日本、韩国等,经历了二三十年的高增长后,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增长速度的回落,平均降幅达30%左右。这是客观环境、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使然。
不仅如此,中国经济增长阶段性转换还与世界经济长期结构性调整、新一轮产业变革融合相互叠加。如果继续追求过快的增长速度,不仅违背经济规律,而且会加剧传统粗放增长方式的既有矛盾、带来诸多风险,造成经济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转换增长阶段,意味转换动力引擎。落后生产力不断萎缩和退出,先进生产力则不断产生和扩张,由此形成新的增长点、新的增长动力。
观察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经济,不仅要看“体量”,还要看“体质”。结合这些年的增长数据与效益数据,中国经济没有见顶停滞,而是在爬坡过坎中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目前,中国人力资源、资本形成、基础设施、产业体系等综合优势突出,经济发展潜力仍然巨大。比如,储蓄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形成了较为完善和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网络,建成了规模庞大、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产业体系,等等。根据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的测算,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潜在增速仍能达到5%左右。
屡屡“唱空”,次次落空。或者简单用西方理论套用中国经济,或者夸大短期、局部问题,或者存在主观偏见,或者出于狭隘私利……综其原因,还是对中国经济强大韧性和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存在误区。中国经济长期在爬坡过坎中前进,既有笃定的追求,也在识变、应变、求变中调整。放眼未来,我们有庞大物质技术基础的坚实支撑,有工业门类齐全的供给能力优势,有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的需求潜力优势,有研发人员总量居全球首位的人才优势,有世界第二大“数据富矿”的新赛道优势,有制度创新不停步的改革开放优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中,中国经济的增长潜能还将源源不断地激发出来。
眼下的中国经济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关键时期。其间,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甚至会经历必要的阵痛,比如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但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正视问题,有效利用充裕政策空间,不断出台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刚刚交出的2023年经济成绩单就是最好的证明。
10年前,提出“中国奇迹终结论”的美国学者乔治·弗里德曼在一篇文章的结尾写道:“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取代中国,但中国的角色将被替代。这一进程中的下一步,将是确定谁将成为中国的替代者。”
10年来,中国以坚实厚重的发展成就毫无疑义地作答:“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经济日报评论员)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