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寻求新跨越(科技自立自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发布时间:2024-11-08 18:39:16 来源: sp20241108

  开栏的话

  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科技期刊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期刊大国,但有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还相对缺乏。本版今起推出报道“科技自立自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剖析典型个案,倾听一线声音,探讨如何形成有效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与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科技期刊发展体系。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出版医学期刊154种,其中包括创刊于1887年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154种期刊分布在不同的编辑部,如何搭建统一协作的出版网络平台?怎样提升出版效率?如何将高质量的内容传播出去?经过多年探索,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有了答案:建设期刊集约平台,加快数字出版转型。

  新探索带来新气象。近年来,这家老牌杂志社发展再上新台阶,不仅编辑出版杂志数量增加,办刊质量也不断提升,多次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旗下杂志被多家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

  整合资源发挥医学期刊集群优势

  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工作20多年,社长魏均民深感建设平台的迫切。

  “杂志社旗下有154种期刊,总社直接编辑出版34种,另外120种委托出版,编辑部分布在18个省份。过去,各个期刊编辑系统相对独立,彼此之间缺乏互通。由于编辑力量分散,出版、发行和传播效率都受影响。”魏均民说。

  怎么办?必须搭建集约平台,将期刊“拧成一股绳”,发挥医学期刊集群的优势。

  搭建集约平台也是适应期刊发展趋势使然。魏均民介绍,为提升期刊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近年来,国际大型出版机构集团化发展趋势明显。竞争不再是靠单刊打天下,而是通过集群化优势取胜。为支撑集群化战略,高质量的出版、传播和服务的集约平台愈加重要。

  将资源整合到平台上,数字化是重要途径之一。早在2013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便开始集约化、数字化出版探索。2019年以来,得益于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支持,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平台建设提速。

  魏均民介绍,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建立了统一的投审稿、智能云排版、发布和传播、生产、经营系统,重塑了既有的编辑出版流程,不仅加强了各个编辑部的联系,提升了出版效率,系列杂志内容的质量和审核也实现了统一。

  借助建设集约平台的契机,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还开发了“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发布平台”,为高质量成果发表打开了绿色通道。“有了绿色通道,我们约到高质量稿件后便能优先在网上发布,从而缩短与国外期刊在出版时间上的差距,以高效服务促进部分一流科研成果回流本土期刊发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主任郝秀原表示。

  出版数字化也丰富了论文的呈现形式。“有些临床操作类成果,光靠图文展示的信息有限,有了数字平台,编辑部可以将临床操作过程拍成视频。读者在阅读文章的同时,还能通过扫描二维码等方式观看操作过程。”《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主任吕相征说。

  从内容生产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

  随着集约平台建设深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逐渐从内容生产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这一变化从何而来?

  魏均民说,没有集约平台之前,杂志社拥有的是一本本期刊,这些期刊就像一个个孤立的“水池”。搭建平台,就像是修了一座“水库”。

  打开“中华医学期刊网”,可以直观了解到平台收录的期刊、论文及图表的数量,页面主体部分则是依托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系列期刊内容建设的一个个数据库。

  “登录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用户不仅能用关键词搜论文、查指南,还能观看资深专家视频讲座。”魏均民边说边向记者演示,“该数据库深受专业机构欢迎,目前有1800多家机构注册,是杂志社数字出版转型的‘拳头产品’。”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主要服务基层医师。作为大型临床案例发布平台,2020年上线运行以来,该数据库为临床医生提供诊疗辅助参考,成为提高基层临床医生诊疗水平、助力临床医生培养和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中华医学期刊网,基于杂志社内容及其延伸产品搭建的各类信息平台还有很多。

  从单纯提供内容采集、编辑等服务,到搭建知识网络,为读者和专业机构提供信息搜集、业务咨询等增值服务,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角色和重点逐渐转变,而支撑转变的正是一个个集约化的信息平台。“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也有助于提升杂志的影响力。”魏均民说。

  为进一步挖掘杂志社知识服务潜力,2021年,依托中华医学会的专家资源,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获批成立了医学期刊知识挖掘与服务重点实验室。“希望借助专家资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摸索知识服务模式,为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探路。”魏均民说。

  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医学学术平台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变化,是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由传统出版向集约化、数字化出版转型的缩影。

  在魏均民看来,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集约化、数字化成效明显。然而,科技期刊尚未形成完整的数字出版生态链,尤其是缺乏一体化的科技期刊学术出版服务平台。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科技期刊总量为5163种,分属于3218个主办单位。77.13%的主办单位仅主办1种科技期刊。

  出路在哪?魏均民认为,通过建设一体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将分散的期刊出版工作进行集约,能够构筑完整的数字出版生态链,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为快速融入国际主流学术交流圈,我国大多数英文科技期刊选择“借船出海”模式。为探索从“借船出海”转向“造船出海”,2020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与国际知名数据出版商威立(Wiley)合作,面向国外读者搭建了英文期刊传播平台MedNexus。

  2022年7月,该平台正式上线。目前,该平台入驻期刊24种、收录论文4万多篇。通过与国际出版标准化组织、重要学术索引数据库等对接,平台目前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来访用户,访问量已超过60万次,增加了中国科技期刊在全球科学传播中的分量。

  高质量的内容是期刊的生命。与我国快速增长的科研产出相比,我国科技期刊发展较为滞后。据《蓝皮书》统计,2022年中国作者发表SCI论文总数是中国SCI期刊发表论文数的19倍多。这意味着大量中国作者的成果发表需要依靠海外科技期刊,我国科技期刊对一流成果的承载能力还远远不够。

  魏均民分析,在评价体系引导下,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作者愿意将优质稿件发表在中国期刊上。未来,进一步增强本土期刊影响力,还需要推进相关政策落到实处。此外,还应正视中国科技期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通过优化期刊资源配置,支持具有一定实力的科技期刊在国际化、数字化和市场化等方面持续发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9日 11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
选择用户
全部人员 全选 撤消
谢志刚
李岩
李海涛
谢志强
李亚琴
潘潇潇
杨亚男
高荣新
郑文静
金琳
张银波
张欣
陈曦
刘涛
王长青
高广柱
孙圆
行政专员
付雪枫
张雪莲
张璐
刘相群
张明璇
李静
孙静
王晨
赵夏
马洪亮
张兰
黄莉
李潍伊
常恩宁
侯昭宇
韩岩峰
冯亚红
林洋
陈静
刘婧
魏保国
唐彦秀
张楠
刘瑞萍
付严明
荣伶
马建国
邓爱青
系统管理员